图书介绍
- 作者:施瓦布 著
- ISBN:9787538682878
- 版次:1
- 包装:平装
- 出版社:吉林美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4-06-01
- 丛书名:
- 开本:32
- 套装数量:
- 外文名称:
- 页数:
- 正文语种:
- 字数:
评分
内容简介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了解西方文学艺术的基础必修课
“希腊神话”是西方文化的源头之一,郑振铎说:“不懂得希腊神话,简直没法了解和欣赏西方的文艺。”奥林匹克运动、维纳斯女神、太阳神阿波罗、潘多拉之盒、俄狄浦斯情结、达摩克利斯之剑、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这些耳熟能详的词语都出自于希腊神话。
★众多读者点赞的译本
译者高中甫先生毕业于北大德语专业,有着四十余年的德语翻译功底,翻译家柳鸣九称赞他“是德语文化领域里一位富有学术活力的学者”。他翻译的《希腊神话故事》行文流畅自如,没有“卡顿”隔膜感,而且用词贴切,表现出文中的英雄气质、古典韵味,在豆瓣、知乎、新浪爱问等网站有非常多的读者点赞推荐。
★2019全新的译本
本书为2019年全新译本,在许多老版的基础上,做了不少修订,吸取了很多版本的精华,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是众多学生和读者的选择。
内容简介
《希腊神话故事》是古老的爱琴海文明孕育出来的一朵艺术奇葩,它诞生于口头传说,在一代代人的口头流传中不断被完善,后来才被整理、加工并记录下来。《希腊神话故事》大致分为两个部分的内容,其中一部分是关于神的故事,另一部分讲述的是深受推崇的古希腊英雄人物的故事。
千百年来,《希腊神话故事》一直有不朽的魅力,脍炙人口,百读不厌,在世界各国代代相传。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它影响着后来的希腊文学,不仅如此,对整个欧洲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希腊神话故事》是全人类的一种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是全人类一种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古希腊人民智慧的结晶。
作者简介
古斯塔夫?施瓦布(1792-1850),生于德国符腾堡一宫廷官员家庭,大学时就读于著名的图宾根神学院,担任过编辑、牧师、教师等职务。他曾是席勒的老师,并与德国伟大作家歌德相识。主要贡献在于发掘和整理古代文化遗产,曾出版《德国民间话本》,影响深远的就是这部《希腊神话故事》。
译者简介:
高中甫,1957年考入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德语文学专业。70年代末起他相继发表众多著述及译作,极大丰富了德国文学在中国的译介传播,著名翻译家柳鸣九称赞他“是德语文化领域里一位“具学术活力的学者”。译作有《希腊神话故事》、歌德长篇小说《亲和力》等。
精彩书评
希腊神话不仅是希腊艺术的宝库,而且也是西方艺术的土壤。――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一 卡尔?马克思
希腊神话是人类童年时代的艺术,是希腊人由野蛮时代带人文明时代的丰要遗产。――恩格斯
希腊神话是欧洲文化史上的一个宏伟的成就,有人说,不懂得希腊神话,简直没法去了解和欣赏西方的文艺,这话是不错的。――中国著名作家、学者、文学评论家 郑振铎
希腊诸神的风流浪漫故事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可以理解的充满人类情感的神灵世界, 一幅折射的世俗风情画。诸神被赋予血肉丰满、真实可信的人物性格, 是合乎理性、贴近人性的。――南开大学教授 王以欣
目录
第一卷
特洛伊城的建造/001
普里阿摩斯、赫卡柏和帕里斯/004
海伦的被劫/007
希腊人/013
希腊人派往普里阿摩斯的使节/016
阿伽门农和伊菲革涅亚/019
希腊人起航和菲罗克忒忒斯的被弃/030
希腊人到达密西亚,与忒勒福斯自相残杀/031
帕里斯的归来/035
希腊人兵临特洛伊城下/036
第二卷
战争的爆发:普洛特西拉俄斯、 库克诺斯之死/039
帕拉墨得斯之死/042
阿喀琉斯和埃阿斯的战功/044
波吕多洛斯/046
克律塞斯、阿波罗和阿喀琉斯的愤怒/051
阿伽门农的试探/057
帕里斯和墨涅拉俄斯/061
第三卷
潘达洛斯/067
两军大战:狄俄墨得斯大显神威/068
赫克托耳在特洛伊城/076
赫克托耳与埃阿斯的决斗/079
休 战/083
特洛伊人的胜利/084
希腊人的使者去见阿喀琉斯/089
希腊人的第二次溃败/093
围墙四周的战斗/098
为舰船而战/101
波塞冬增强希腊人的力量/107
阿波罗使赫克托耳变得强壮/112
帕特洛克罗斯之死/117
阿喀琉斯的悲痛/126
第四卷
阿喀琉斯重新武装/129
阿喀琉斯与阿伽门农和解/133
人和神�o之战/136
阿喀琉斯同河神斯卡曼德洛斯之战/141
神�o之间的战斗/144
阿喀琉斯和赫克托耳在城门前的决斗/147
赫克托耳之死/149
帕特洛克罗斯的葬礼/153
普里阿摩斯去见阿喀琉斯/156
赫克托耳的尸体在特洛伊城/164
彭忒西勒亚/165
门 农/173
阿喀琉斯之死/180
为纪念阿喀琉斯举行的比赛/184
第五卷
大埃阿斯之死/188
玛卡翁和波达利里俄斯/194
涅俄普托勒摩斯/198
菲罗克忒忒斯在楞诺斯岛/203
帕里斯之死/208
木马计/211
特洛伊城的毁灭/219
墨涅拉俄斯和海伦?波吕克塞娜自刎献祭/223
从特洛伊起程 小埃阿斯之死/226
附录:主要人物/229
精彩书摘
特洛伊城的建造
远古的时候,在爱琴海上一个名叫萨摩特拉克的岛上住着两兄弟:伊阿西翁和达耳达诺斯,他们是宙斯和曾勒阿得斯七姐妹之一厄勒克特拉所生的儿子。伊阿西翁自恃是神之子,于是竟敢觊觎奥林匹斯山上的一个女儿,狂热地追求要娶墨忒耳女神为妻。为了惩治他的这种胆大妄为,他的亲生父亲用闪电将他击毙。另一个儿子达耳达诺斯为兄弟之死极为悲伤,于是他离开故国家园,越过亚细亚大陆,来到了密西亚海岸。
这儿的统治者是国王透克洛斯,达耳达诺斯受到国王友好的接待。他得到了一块土地并娶了国王的女儿为妻。之后在山间建立了一片居民地,这个地带根据他的名字就叫达耳达尼亚,而透克里亚人从现在起就被称为达耳达尼亚人。后来这个地方就依他的孙子特洛斯的名字取名为特洛伊斯,它的主要集居地就叫特洛伊。现在人们把透克里亚人或达耳达尼亚人也称为特洛伊人或特洛尔人。
特洛斯国王的继位人是他的大儿子伊罗斯。有一次伊罗斯去邻国弗里吉亚访问,被弗里吉亚国王邀请去参加正安排好的一场竞赛,他在角斗中赢得了胜利。他得到五十个少男和五十个少女作为奖赏,此外还有一头色彩斑斓的牛;国王把牛连同一个古老神谕一并交给了他。这神谕是:他要在牛躺下的地方建造起一座城堡。
伊罗斯跟在牛的后面,它在国家主要集居地特洛伊那儿躺了下来,于是他就在这儿的一座山丘上建造了城堡:伊利昂。在建造之前他请求他的祖先宙斯赐以征兆,是否喜欢建造这样一座城堡。翌日他在他的帐篷前面找到了从天上落下来的一幅雅典娜女神的圣像,它有三肘高,两脚靠拢,右手执一根长矛,另一只手执纺线竿和纺锤。
这幅像的来龙去脉是这样的:根据传说女神雅典娜一生下来就由海神特里同养育,他有一个名叫帕拉斯的女儿,和雅典娜同年,是她亲密的伴侣。有一天,这两个少女玩起了战争的游戏,进行了一场面对面的争斗。正当特里同的女儿帕拉斯把矛尖刺向她的伙伴时,为他的女儿性命感到担心的宙斯急忙用山羊皮制成的神盾挡住了。帕拉斯为之一惊,她畏惧地仰望上天,而就在这瞬间她受到雅典娜致命的一击。雅典娜感到极度的悲哀,为了永远怀念她,她为她亲密的伙伴造了一幅逼真的肖像,给她用上一副用同样的羊皮制成的胸甲,像盾牌一样,它就叫作神盾。雅典娜把这幅像放在宙斯神柱旁边,表示崇高的敬意。她本人此后称自己为帕拉斯·雅典娜。现在宙斯取得女儿雅典娜的同意,把这幅神像从天上掷落到伊利昂城堡境内,表明这座城堡和这座城市会得到他和女儿雅典娜的庇护。
拉俄墨冬是国王伊罗斯和欧律狄克的儿子,他生性乖僻暴戾,蒙蔽众神,欺骗国人。他准备把开阔的、还不坚固的特洛伊像城堡一样用墙围起来,使它成为一座真正的城池。那个时候阿波罗神和海神波塞冬因反抗宙斯而被逐出天庭,他们在下界四处游荡,无家可归。宙斯的意志是让他们来帮助拉俄墨冬国王来建造特洛伊城墙。这样就在城墙刚开始修建时,他们的命运就把他俩带到伊利昂的附近。他们从国王那里得到了委托,也在报酬上达成了协议,于是开始了工作。
波塞冬直接投入建造,在他的领导之下,围墙矗立起来,一道坚不可摧的保卫工事宽大而壮丽地拔地而起。与此同时,福玻斯·阿波罗去伊得山的沟壑蜿蜒和丛林密布的山谷中放牧国王的牧群。他俩答应用这种方式为国王服务一年。当期限到达,威严的城墙已经建成时,狡诈的拉俄墨冬拒不给他们全部的报酬。阿波罗对拉俄墨冬进行严厉的斥责,可国王却把他俩赶走,威胁说要捆上福玻斯的手脚,还要割下两个神的耳朵。他们极为愤怒地离开,成了特洛伊国王和民众的死敌。一直是这座城市保护者的雅典娜也弃它而去,现在刚建好高大城墙的这座都城连同它的国王和人民都被弃置,交付诸神去加以蹂躏。
普里阿摩斯、赫卡柏和帕里斯
国王拉俄墨冬的继位人是他的儿子普里阿摩斯。他第二次结婚的妻子是弗里吉亚国王底玛斯的女儿赫卡柏。他俩生的第一个儿子叫赫克托耳。当赫卡柏的第二个儿子临盆在即时,她在一个漆黑的夜里梦见了一张可怕的脸。她觉得她像是在生出一支烈焰熊熊的火炬,它把特洛伊整个城市烧成一片火海,变成灰烬。她惊恐不安,把这个梦告诉给她的丈夫普里阿摩斯。他召来他前妻的儿子埃萨科斯。他是一个预言家,从他的外祖父墨洛普斯那里学会了占梦的技艺。埃萨科斯解释说,他的继母将生下一个儿子,这个婴儿会给都城带来毁灭。因此他劝告说,要把她怀的这个儿子遗弃。
女王果真生了一个儿子。她对国家的爱胜过母子之情,叫自己的丈夫把刚生下来的婴儿送给了一个奴隶,让他抱到伊得山,扔到那里去。这个奴隶叫阿第拉俄斯,他按照命令这样做了。但一只母熊却哺乳了这个婴儿,五天之后,那个奴隶发现孩子躺在森林里,健壮活泼。他把孩子抱了起来,带回家去,养育了他,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并给这个孩子取名叫帕里斯。
这个国王的儿子在牧人中间长成一个身强力壮和漂亮英俊的小伙子,他成了伊得山所有牧人的保护者,强盗见了他无不望风而逃。
一天,他来到伊得山中迤逦蜿蜒的峡谷,这里崎岖难行,草木葱茏;他透过群山之间的空隙向下俯视,看到了特洛伊的宫殿和远方的大海。突然间他听到一个神�o的脚步声,使他周围的大地震颤起来。在他还来不及思考之时,众神的使者赫耳墨斯手中拿着黄金神杖,半是借助他的翅膀半是凭借他的双脚就已站在小伙子的面前。可他也仅是女神到来的先行使者。奥林匹斯的三位女神迈着轻盈的脚步踏过柔软的、从未被践踏过、也从未被啮食过的草地而来。这个青年人为之一惊,那个带翅膀的使者向他喊道:“不要害怕,女神到你这儿来是让你做她们的评判。她们选中了你,由你来裁定她们中谁是最美丽的。宙斯命令你来接受这项仲裁任务,他会保护你并给你帮助!”赫耳墨斯说完了就振起双翼,飞出峡谷,消逝了。
赫耳墨斯的这番话鼓起了这个牧人的勇气。他敢于抬起垂下的胆怯目光,去欣赏站在他身旁的三位女神,她们超尘脱俗,美貌绝伦。第一眼就使他想说出,她们每一个都是最美的。当他的目光逗留在她们身上越久时,他就时而觉得这一个最美,时而觉得另一个更美。可他逐渐发现其中一个比另外两个更年轻,更温柔,更妩媚,更可爱;他仿佛觉得,从她的眼中放射出的是一面由爱情光华织成的网,把他的目光和额头紧紧地缠了起来。
这时她们中最傲慢、身材和威严都胜过其他两个的那位,开始说话了:“我是赫拉,宙斯的妻子。这是那只纷争女神厄里斯在一次婚宴上抛在宾客之中的金苹果,它上面刻着‘给最美的人’。如果你答应把它给我,那你,尽管你只是个从王宫中被驱逐出的牧人,也能成为尘世上最丰腴的王国的统治者。”
“我是帕拉斯·雅典娜,智慧女神,”另一个女神说,她有着纯洁隆起的额头,湛蓝的眸子,美丽的面庞显示出女神的尊严,“如果你承认我是胜利者,你将赢得人类中智慧和刚毅的最高荣誉!”
这时,一直只用眼睛说话的第三位女神朝牧人望去,她面带一丝甜蜜的微笑,目光是那样诱人。她说道:“帕里斯,你不要为许诺的赠品所迷惑,它们都充满了危险,而且不会取得成功!从我这儿你将得到一件礼物,它给你带来快乐:我要把世上最美丽的女人带到你的怀中,成为你的妻子!我是阿佛洛狄忒――爱情女神!”
当阿佛洛狄忒对牧人做出许诺时,她站到了他的面前,束着一条赋予她的妩媚以极大魅力的腰带。这时另外两位女神在他的眼中就失去了希望的光泽,她们的美丽变得黯然失色。他昏昏然地将从赫拉手中接过来的金苹果递给了爱情之神。赫拉和雅典娜愤恨转过身去并发誓要为这种侮辱向他、向他的父亲普里阿摩斯、向特洛伊人民和国家进行报复并毁灭一切。尤其是赫拉,她从这个时刻起就成了特洛伊人势不两立的敌人。但阿佛洛狄忒却用神的誓言庄严地重申对他做出的许诺,随后她离去了。
帕里斯以一个不知名的牧人身份还在伊得山高处生活了一段时间。国王普里阿摩斯为一个死去的亲属举办一次竞技比赛,这吸引了帕里斯前去参加。国王从这个伊得山牧人那里牵来一头公牛作为胜利者的奖赏,恰好这头牛是帕里斯最喜欢的。他不能拒绝他的主人和国王的要求,于是他决定,至少在竞赛中把它夺回来。帕里斯在竞争中取得了胜利,他战胜了他所有的兄弟,甚至他们中最勇敢最强壮、魁梧高大的赫克托耳。国王普里阿摩斯的另一个儿子得伊福玻斯为自己的失败感到极为愤怒和羞辱,他要把这个年轻的牧人击毙。可帕里斯逃到宙斯的神坛和普里阿摩斯的女儿卡珊德拉那里。她从神那儿学会了预言的才能,立刻就认出了他是他们被遗弃的兄弟。于是双亲拥抱住他,重逢的喜悦使他们忘记了他的诞生会带来灾难的预言,把他作为他们的儿子款待下来。
可帕里斯还是先返回他的牧群,作为国王的儿子,他在伊得山上得到了一处堂皇富丽的住房。但不久机会到了,国王给了他一项委托。他踏上了旅途,但还不知道,迎接他的是爱情女神阿佛洛狄忒许诺给他的奖赏。
海伦的被劫
国王普里阿摩斯还是一个柔弱的孩子时,赫拉克勒斯杀死了拉俄墨冬,占领了特洛伊,并把普里阿摩斯的姐姐赫西俄涅作为胜利品抢走,转赠给他的朋友忒拉蒙。虽然这位英雄把她升格为自己的妻子并使她成为萨拉弥斯的女王,但普里阿摩斯和他的家族仍对这次掠夺耿耿于怀。有一次,在王宫中重又提起这次劫掠的话题,普里阿摩斯陷入对他远方姐姐的深深思念。
这时帕里斯声称,若是给他一支舰队前往希腊,他认为借助神的帮助,就能用武力从敌人那里把父亲的姐姐抢回来,并光荣地凯旋而归。他的希望寄托于女神阿佛洛狄忒的帮助,因此他向父亲和兄弟们讲述了他在放牧时遇到的事情。普里阿摩斯本人现在不再怀疑儿子帕里斯得到了上天的特别庇护,就是得伊福玻斯也完全相信,若是自己的兄弟全副武装出现在希腊人面前,他们一定会赔罪谢过,并把赫西俄涅交还给他。
但在普里阿摩斯众多儿子中间也有一个名叫赫勒诺斯的预言家。赫勒诺斯突然说出预言,并肯定,若是他的兄弟帕里斯从希腊带回一个女人的话,那希腊人就会前来特洛伊,把这座城市毁灭,把普里阿摩斯的所有儿子全部杀死。这个预言在会议上引起了争论。普里阿摩斯和赫卡柏的最小儿子特洛伊罗斯对他哥哥赫勒诺斯的预言根本不予理睬,并痛斥他的胆怯,特洛伊罗斯提出不要为战争的威胁所吓倒。其他人显得犹豫不决,但普里阿摩斯因为深切思念他的姐姐,还是站在了帕里斯这边。
前言/序言
古希腊(公元前12世纪到公元前9至8世纪)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它为人类留下了一笔灿烂的文化财富,它的神话和英雄传说是其中最为瑰丽的珍宝之一。
古希腊指巴尔干半岛南部、爱琴海诸岛及小亚细亚沿岸一带地区。这一时期它是一个城邦制的奴隶社会,还没有出现真正的国家。虽然,如在荷马的两大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或在这部《希腊神话故事》中,把一些城邦的首领译之为国王,其实他们只是军事民主制阶段的军事首领,当时还存在有人民大会、长老大会等氏族部落的机构。所谓城邦,即是以一个城市或一个岛屿为中心建立起来的城市国家,它的一个特点即是国小民稀,在只有几万平方公里的希腊半岛上就遍布着二百多个城邦。它们几乎都是独立的。这点在荷马的两大史诗和这本《希腊神话故事》中可以看得十分清楚。如海伦的丈夫墨涅拉俄斯是斯巴达城邦的国王,俄底修斯是伊塔刻城邦的国王。这些城邦相互之间经常发生战争,有时结成同盟,奉强大的城邦为盟主。它们在制度上、风格上、语言上、信仰上都基本一致,自认为是同一民族,称自己是希腊人。而不属于希腊诸城邦的则被他们称之为“异邦人”、“异乡人”,如特洛伊人在他们眼中就是异乡人或蛮族。
古希腊给人们留下来的史料不多,荷马的口传诗歌作品《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可能成于公元前9或公元前8世纪,至于何时用文字形成现在的文本,至今尚无定论――这就是后人了解古希腊的主要资料了。因此史学界把这个时期也称之为“荷马时代”。古希腊的社会结构、生产活动、战争活动、生活情况等都在荷马这两部描述特洛伊战争和战后俄底修斯返乡的种种险遇中的史诗里得到了反映。然而,关于荷马其人,却没有留下任何确凿的史料,致使引起了所谓的“荷马问题”,即围绕荷马的两大史诗及其本人引发的争论,有所谓的“核心说”、“统一说”、“短歌说”。到18世纪初,有人甚至对荷马是否有其人都产生了怀疑,认为“荷马”不是指某个人,而是“盲人”的意思――有关这方面的争论,这里不便多说。但大多数学者认为,荷马确有其人,生于小亚细亚西岸中部的爱奥尼亚,早在公元前9至公元前8世纪,是一个盲人歌者;而这两部史诗则大体为流传于民间的传说,经历代的行吟歌者的传播和加工,最后到荷马才整理完成的。不管是“短歌说”,即史诗形成于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9世纪,由行吟歌者创作,其中基本部分属于荷马;还是“统一说”,即荷马利用了前人的材料,创作了统一的史诗;或者“核心说”,即史诗形成之前,荷马创作了篇幅不长的史诗,后经他人扩充,增添而变为现在规模的长篇:它们都肯定了荷马本人在这两部史诗的完成上所做出的伟大功绩。
这里我之所以较多地谈到了荷马及他的两大史诗,那是因为德国浪漫派作家古·施瓦布改写的这本《希腊神话故事》主要是依据荷马的这两部史诗和参照其他古代希腊的神话与传说以及希腊作家的一些文学作品编写的。荷马的两大史诗当然是文学的瑰宝,但其篇幅(《伊利亚特》是15693行,《奥德赛》是12110行)、表现形式、体裁、语言等都不大宜于一般读者。正是基于此,多年来欧美的一些作家依据荷马两大史诗并结合其他希腊神话和传说,以及希腊作家以神话和传说为题材创作的文学作品加以改写,进行普及性的修订。在诸多的改写本中,施瓦布的题为《古代最美的传说》(1840年,共三卷)是其中较有名的。他的这部书成为了解和熟悉古希腊神话和传说的最好读物之一。他引人入胜而又娓娓动听地讲述了诸神故事、特洛伊战争和俄底修斯传说以及阿伽门农的结局。荷马的《伊利亚特》只写到赫克托耳之死,而施瓦布则一直写到特洛伊的陷落,这其中包括了阿喀琉斯之死、阿喀琉斯之子参加战斗、木马计以及墨涅拉俄斯重新占有海伦等,故事情节更完整了,人物也都有了交代。施瓦布的这本书流传甚广,自1840年出版之后不仅在德国,也被欧美一些国家翻译过去,如楚图南先生在建国前就从英文译本把它译成中文。进入20世纪,在德国为了更适应当代青少年阅读,又有不少人对它进行了改写,出版了不少新的版本。我们的这个译本即是以它为据并参照了其他版本而译就的。
古希腊神话和传说流传至今已近3000年了,有着很强的审美价值和认识价值,阅读它们得到的不仅仅是美学上的享受,更能从中对古希腊有更好的认识。这些神话和传说是史学家研究古希腊的必不可少的参考书,是历代作家进行文学创作的源头和所借鉴素材之一,同时它们也在我们普通人日常生活中占有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宙斯、阿波罗、雅典娜、普罗米修斯、阿佛洛狄忒、阿伽门农、俄底修斯、阿喀琉斯的脚踵、帕里斯的苹果、木马计以及塞壬女仙的歌声等不都成为特有的象征和某种寓意的载体吗?在某种程度上,这也从一个侧面体现我们知识面的广狭呢。
最后再就作者古·施瓦布赘言几句。施瓦布(1792―1850)是德国施瓦本浪漫派作家之一。他生于斯图加特,大学时就读于著名的图宾根神学院,研究神学;毕业后做过牧师,后从事教师工作。他的创作多系诗歌、谣曲,此外编辑出版有《五卷德国诗歌》和《为少年和老年编辑的德国民间故事书》等,但他最著名最有影响的还是此书。
高中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