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动孩子心灵的世界经典童话:小飞侠彼得·潘打动孩子心灵的世界经典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英] 詹姆斯・巴里 著,高蓓 绘,傅东起 译
好评数6万+ / 好评率99%

图书介绍

  • 作者:[英] 詹姆斯・巴里 著,高蓓 绘,傅东起 译
  • ISBN:9787514807561
  • 版次:1
  • 包装:平装
  • 出版社: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2-07-01
  • 丛书名:打动孩子心灵的世界经典
  • 开本:16开
  • 套装数量:
  • 外文名称:
  • 页数:128
  • 正文语种:中文
  • 字数:

评分

4.9 非常值得推荐 超过7.4万+条评论
好评
5万+
追评
100+
中评
50+
差评
40+
视频
100+

内容简介

产品特色

内容简介

  所有的孩子都要长大,只有一个例外――他就是举世闻名的童话人物小飞侠彼得·潘。彼得是个淘气、会飞翔、勇敢还有些傲气的小男孩,他住在一个叫做“梦幻岛”的可爱小岛上。一天晚上,彼得带着善良的温迪,还有她的两个弟弟飞向梦幻岛,开始了新奇刺激的冒险之旅。他们遇见了美丽的美人鱼小姐、英勇的印第安战士、阴险毒辣的海盗船长霍克……最后彼得和朋友们一起与霍克展开了殊死决斗,坏人得到应有的惩罚。梦幻岛上的孩子们渴望得到母爱,跟着温迪回了家,过起普通人的生活。而彼得拒绝长大,独自回了梦幻岛,并和温迪的后代继续这个美丽的童话。
  《小飞侠彼得·潘/打动孩子心灵的世界经典》英文原著的作者是英国小说家、剧作家詹姆斯·巴里,是他的代表作,其影响也很大。
  《小飞侠彼得·潘/打动孩子心灵的世界经典》是巴里送给那些充满幻想的孩子的礼物,同时也是送给那些怀念逝去童真年华的成年人的礼物。

作者简介

  詹姆斯·巴里(1860-1937),苏格兰小说家和剧作家,1882年毕业于爱丁堡大学,从事新闻工作数年,后开始创作小说和剧本。他创作了一系列成功的小说和戏剧,但真正令他名声大噪的是一部儿童文学作品――《彼得·潘》。在这部作品中,他创作出一个永恒的男孩儿――彼得·潘,这个男孩儿生活在乌有岛上,带领着孩子在乌有岛上嬉戏、冒险。《彼得·潘》陪伴着各国孩子长大,它的创作者詹姆斯·巴里成了世界知名儿童文学作家。

目录

第一章 彼得闯进家中
第二章 彼得的影子
第三章 孩子们离家出走
第四章 飞行途中
第五章 梦幻岛上的大追杀
第六章 温迪的小房子
第七章 地下的家
第八章 美人鱼的环礁湖
第九章 梦幻鸟
第十章 幸福的家
第十一章 温迪的故事
第十二章 孩子们误中奸计
第十三章 霍克投毒
第十四章 海盗船上
第十五章 与霍克决一死战
第十六章 孩子们回家了
第十七章 长大成人

精彩书摘

  《小飞侠彼得·潘/打动孩子心灵的世界经典》:
  孩子们一过两岁就知道自己会长大,两岁是一个开端。温迪也是如此。温迪和爸爸妈妈住在十四号。温迪最先出生,接着是约翰,最后是迈克尔。温迪出生后的一两周里,她的爸爸和妈妈还不知道能不能养得起她,毕竟是多了一张要喂养的嘴。爸爸达林先生仔细地计算着养活一个孩子需要的一笔笔开销。
  达林太太安于现状,而达林先生希望自己能跟邻居们一样,雇个保姆照看孩子,因为穷就雇了一只名叫娜娜的狗当保姆。达林太太聘用她之前,她是没有主人的。达林一家是在肯辛顿公园认识她的。娜娜是非常称职的保姆,她给孩子们洗得特别干净,晚上孩子们有一点儿动静,她就会起来照看。她的窝当然是在育儿室。她有一种天分,知道什么时候孩子的咳嗽不用理会,什么时候得给脖子围上点儿东西。她始终相信使用大黄叶子这样的传统治疗方法,而对于存在细菌之类的新说法嗤之以鼻。
  看她护送孩子们上学等于上了一堂礼仪课。孩子们守规矩,她就静静地走在他们的旁边,要是谁从队伍中出来了,她就把他拱回去。约翰哪天要踢球,她忘不了他的球衣。怕下雨,她总叼着伞。富尔森小姐的幼儿园有一间地下室,保姆们都在那儿等孩子,那些保姆坐在长凳上,娜娜躺在地上,这是她与其他保姆唯一不同之处。
  没有哪个育儿室比他们家的更出色,达林先生明白这一点。可有时他又因为请了一只狗当保姆有点儿不自在,不知邻居们会怎么议论,他要考虑他在城里的地位。
  他们家的另一个用人叫莉莎。在彼得·潘出现之前,你再也找不到比他们这个家更单纯、更幸福的家庭了。
  达林太太是在清理孩子们的想法时才头一回知道彼得·潘的事。清理孩子们的想法是每个好妈妈夜里的习惯。孩子们熟睡了,细察他们的内心,为第二天早上的生活作准备。许多东西白天搞乱了,这时候便把它们放回原处,要是你还醒着,就会看到妈妈在做这事儿,你会觉得很有趣。这很像整理抽屉。你会看到她跪在那儿,有趣而多虑地俯视着你,琢磨着种种想法是如何进入你的头脑的。她发现那些可爱的东西时就在脸上贴一下,好像它是一只可爱的小猫咪,而把那些不可爱的东西赶紧甩到看不见的地方。当你早上醒来时,昨晚带上床的没有价值的和叫人讨厌的东西已经被叠成小小的一块放在深处,最上面一层展示的是你思想中美好的部分,漂漂亮亮地摆在那儿,等着你展示它们。
  不知你是否见过一个人内心的地图。孩子内心的地图是令人困惑的,绕来绕去,弯弯曲曲,好像是卡片上记录的体温曲线。这些大概是梦幻岛上的路线。梦幻岛有着令人吃惊的斑斑点点的色彩。它的周围有珊瑚礁和轻快地驶来驶去的船只,上面有印第安人与孤零零的洞穴,小矮人们多半是裁缝。河流从洞穴中穿过,王子有六个哥哥,一间快要烂掉的草屋,还有一个长着鹰钩鼻子的小老太太。如果地图上只有这些,还算是简单的。其实里面还有开学头一天的事,祷告、神父、圆圆的池塘、针线活儿、谋杀、绞死、动词的用法、巧克力布丁,诸如此类的东西。不管它是梦幻岛的一部分还是另一张地图,它是令人相当困惑的,况且没有什么东西会是静止不动的。
  当然,孩子们心中的梦幻岛是不一样的。拿约翰来说,他的梦幻岛上有环礁湖,一群火烈鸟从上面飞过,他自己冲火烈鸟开枪。迈克尔还小,他的梦幻岛上仅有一只火烈鸟,环礁湖在火烈鸟的顶上飞。约翰住在倒扣在沙子上的船里,迈克尔住在印第安人的棚屋里,温迪住在叶子缝成的房子里。约翰没有朋友,迈克尔到了夜里才有。温迪的宠物是小狼,它被它的父母抛弃了。
  梦幻岛是可爱的小岛中最紧凑的,它不大,也没有伸展开,各部分依偎在一起。在岛上探险,不会有乏味的跋涉。白天你用椅子和桌布玩梦幻岛的游戏,一点儿也不恐怖。但是在入睡前两分钟,它就变得像真的梦幻岛一样凶险,为此夜里要通宵点灯。
  偶尔达林太太在孩子们心里漫游时会发现一些她不明白的事,其中叫她最困惑不解的就是“彼得”这个名字。她不知道这个彼得,但是约翰和迈克尔的头脑中不时地冒出彼得来。温迪的心中也到处乱写着彼得,比其他字醒目。达林太太细细看来觉得这个名字有一种挺奇怪、挺神气的劲头。
  她不断地追问温迪,温迪不无遗憾地回答道:“是的,他是相当神气的。”
  “那么,宝贝儿,他是谁?”
  “噢,妈妈,他是彼得·潘。”
  起初达林太太不知道谁是彼得·潘,当她回忆童年的情景时,她忽然想起一个与仙子们住在一起的彼得·潘。关于他,有一些奇怪的故事。据说要是小孩子死了,他会陪着他们走一段路,这样小孩子就不害怕了。那时她也相信这些,现在她结婚了,又很理智,便怀疑是否真的有这么一个人。
  “再说他现在一定长大了。”她对温迪说。
  “噢,不,他没长大,”温迪很肯定地说,“他也就我这么大。”温迪的意思是彼得的身材和心理都跟她差不多。她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知道的,但她就是知道。
  达林太太向达林先生讨教,他啐了一口,笑着说:“记着我说的,这是娜娜灌输给他们的糊涂想法。只有狗才有这样的想法,别理会他们,会忘掉的。”
  这事没算完,不久这个惹事的小男孩就吓了达林太太一大跳。
  孩子们常常有过最奇特的冒险,也不会带来什么麻烦。譬如说,他们在树林里遇到已经去世的父亲,还和他一起做游戏,而这事儿一星期之后他们才提起来。一天早上温迪就是这样随随便便地说出了一件令人不安的事。育儿室,也就是温迪她们的房间的地板上有几片树叶,孩子们上床时那儿肯定没有树叶。达林太太正对着树叶纳闷儿,温迪却不当回事地笑着说:“我相信这又是那个彼得干的。”
  “温迪,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弄些叶子也不扫掉,他太不像话了。”温迪叹着气说。温迪是个爱干净的孩子。
  温迪向妈妈解释说,她觉得彼得有时夜里到他们的房间来,坐在她的床边吹笛子。可惜她一次也没醒,搞不清是怎么知道的,总之是知道。
  “别胡说了,宝贝儿!不敲门谁能进来呀!”
  “我想他是从窗户进来的。”她说。
  “小宝贝儿,这可是在三层楼上。”
  “妈妈,树叶不是在窗户跟前吗?”
  “没错儿,树叶是在离窗户很近的地方找到的。”
  达林太太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对温迪来说这是很自然的,你不能说这些是梦中的事而不理会她。
  “孩子,怎么不早点儿告诉我?”
  “我忘了。”温迪回答得很轻松,她忙着要去吃早饭。
  她准是做梦了。可是,树叶是明摆着的。达林太太仔细地观察这些树叶。这些树叶有叶脉,她敢说英国没有长这种叶子的树。她借着烛光,在地板上爬来爬去,查寻是否有特别的脚印。她用火钳嘎嘎地捅捅烟囱,又敲敲墙。她从窗口垂下绳子到下面的路面,量了一下,足足有三十英尺,没有那么长的水管可以爬上来。这一定是温迪梦中的事。
  不,温迪不是在做梦。就是第二天夜里,可以说就是从那天夜里起,三个孩子就开始了不同寻常的历险。
  那天晚上,三个孩子像往常一样又上了床,碰巧娜娜出去了。达林太太给孩子们洗了澡,还给他们唱歌,使他们进人了梦乡。
  达林太太缝着衣服也睡着了,她在睡梦中看见梦幻岛离得很近,一个陌生的男孩子在岛中出现。他没有吓着她,他长得正像许多妈妈期待的一样。在她的梦中,笼罩在梦幻岛上的薄纱打开了,她还看见温迪、约翰和迈克尔从开口处向里窥视。
  梦或许是无所谓的,正在她做梦时,房间的窗户被风吹开了,一个男孩子落在地板上。随他而来的是一团奇怪的光,拳头般大小,在屋里飞来飞去。我想一定是这团光惊醒了达林太太。
  ……

前言/序言

  几年前,译者应朋友之邀翻译本书。这次再版前,应编辑的要求写一个序。译者为此查看了一些资料:原著被世界著名网上书店美国亚马逊书店评为1900年至1950年25本最佳儿童图书之一,名列第四;根据此书改编的电影版本就有3个……以前看过这本名著的英文版,但是从来没有想过会有机会把它译成中文。当时并不知道梁实秋先生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就曾经翻译过此书,如果知道大概不敢班门弄斧。
  看到梁先生为译作所写的后记倒有不少同感:“我太喜欢这部小说,于是就译了出来。把书译了一遍,比抄一遍更能使人深入了解并且欣赏它。我译这部小说,心情非常愉快。”他还描述了观看这场戏的场面和感受:“《潘彼得》(即本书)在新月书店出版后,某月日上海北四川路一小剧院……上演英文原剧《潘彼得》,我欣然往。观众爆满,大半是十岁左右的儿童,中外皆有。第一幕演出彼得和文黛(即本书中温迪)、约翰、迈克尔,三个孩子在室内起舞,轻灵曼妙的在空中盘旋数匝,然后穿窗而去,明知那是舞台的特技,利用钢丝和灯光幻成飞人的景象,但是不能不令人叹赏叫绝。果然,观众的主体孩子们纷纷起立鼓掌,锐声尖叫,欢喜若狂。台上台下打成一片,我侧身其间,浑然忘记自己已经不是一个孩子,好像我又回到天真无邪的儿童世界里去了。其后几幕,如永无乡(即本书中梦幻岛)的小屋,如红人(即印第安人)与海盗的大战,也都引人入胜。孩子们哪有不想飞的,哪有不想到荒漠野外去探险的,哪有不盼着拿枪弄棒和坏人打斗一场的?我看完了这场戏回家,一路上心里萦念的是潘彼得,好几天不能忘的景象就是潘彼得。那时候我不满三十岁,好像深感到青春不再的哀伤。潘彼得曾对海盗霍克说,‘我是青春,我是永恒!’然而,潘彼得,你离我越来越远了!”
  叶公超在为梁实秋译作的序言中写道:“我相信看完了本书的入,都不免盼望有看原戏的机会;同时看过原戏的人也应当读一读这本故事,使得先前印象更加深刻一层……潘彼得就是‘永恒’的象征,他重新提醒我们,这世间的主人是青春的大地和儿童的幻梦。”
  《小飞侠彼得·潘》英文原著的作者是英国小说家、剧作家詹姆斯·巴里。他1860年生于英国东部苏格兰奇瑞谬耳(现安格斯郡)农村一个织布工人之家。他自幼酷爱读书写作,1882年爱丁堡大学毕业后到诺丁山从事新闻工作。1885年他移居伦敦,成为自由撰稿人,开始创作反映苏格兰人生活的小说和剧本。1919年到1922年任圣安德鲁斯大学校长,1928年当选为英国作家协会主席,1930年至1937年受聘为爱丁堡大学名誉校长。
  巴里擅长以幽默和温情的笔调描述苏格兰农村的风土人情。他一生为孩子们写了许多童话故事和童话剧,《小飞侠彼得·潘》是他的代表作,其影响也最大。“彼得·潘”童话剧1904年第一次在伦敦公演后,在观众中引起很大轰动。后来,它被改编为童话故事,并被译成多种文字传到国外。以该故事为内容的连环画、纪念册、版画、邮票等风行欧美各国。自从《小飞侠彼得·潘》被搬上银幕,每年圣诞节,西方各国都在电视上播放这个节目,作为献给孩子们的礼物。
  巴里1937年去世。他没有像其他文学巨匠一样被安葬在威斯敏斯特教堂,而是根据他的要求安葬在他的故乡。巴里去世前,将该书的出版版税所有权赠给伦敦的大欧蒙德街儿童医院。
  《小飞侠彼得·潘》是巴里送给那些充满幻想的孩子的礼物,同时也是送给那些怀念逝去童真年华的成年人的礼物。

免费资源下载!

网盘资源搜索下载,动画、英语、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