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 作者:[英] 约翰・伯宁罕 著,林良 译
- ISBN:9787543468887
- 版次:1
- 包装:精装
-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8-09-01
- 丛书名:启发精选国际大师名作绘本
- 开本:8开
- 套装数量:
- 外文名称:
- 页数:30
- 正文语种:中文
- 字数:
评分
4.9
非常值得推荐
超过5.1万+条评论
好评
3.3万+
追评
50+
中评
60+
差评
20+
视频
90+
内容简介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3-6岁
翰?伯宁罕的作品总是乍看上去波澜不兴,然而本书将简短跳跃的文字与细致生动的画面结合得妙趣横生,将祖孙二人浓浓的亲情表现得令人怦然心动。结尾处如电影空镜头般静静的画面带给您恍若余音绕梁的感官享受,作者的大师功力尽显无遗。
翰?伯宁罕的作品总是乍看上去波澜不兴,然而本书将简短跳跃的文字与细致生动的画面结合得妙趣横生,将祖孙二人浓浓的亲情表现得令人怦然心动。结尾处如电影空镜头般静静的画面带给您恍若余音绕梁的感官享受,作者的大师功力尽显无遗。
内容简介
这个故事通过外公与小孙女无厘头的对话,将生活中的点点细节呈现在读者面前。小女孩的天真与老外公的从未消失的顽童之心将故事徐徐推进,生活永远不会结束,故事的结尾呢,也要读者慢慢体会了。
作者简介
约翰?伯宁罕是全球公认的“最著名且值得推崇的儿童插画家之一”。他于1936年在英格兰出生,就读于以启发性为主体的教育机构――夏山学校。那儿自由的教学方式,对约翰日后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后来,他进入伦敦中央艺术学院求学三年,成绩优异,毕业时同时荣获设计专业的国家文凭。他的毕业作品是一本由手印和脚印组合而成的画册。
在设计过海报、圣诞卡及漫画之后,1963年他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儿童图画书《宝儿》。这本书旗开得胜,为他赢得了1964年的英国凯特?格林纳威大奖。
他于1 9 8 4 年创作的《外公》一书, 获得马歇尔奖, 并被拍成动画片。英国《每日邮报》形容这本书是“ 一个神奇之旅―― 一个老人领着一个小女孩儿走入他梦幻的记忆世界……”约翰把这本书的收入全部捐给了儿童慈善机构。
虽然约翰的作品目前只有二十多本,但几乎每本的销售量都超过百万,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畅销全世界。
他作品的拥护群体几乎没有地域之分,每年他都会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读者来函。
在英国教育机构任职的图画书专家马格丽特?米克说:“我从来没有遇到过哪一个孩子不喜欢看约翰?伯宁罕的童书。他把插画和文字充分配合,并提供了比表面更深远的意义,带给孩子们一个个美妙的奇幻之旅。”
一位资深儿童书业内人士说:“约翰的插画十分细致,很能吸引孩子。它们既不可怕,也不伤感。他的文字虽然浅显,但却能写出连大人也欣赏的故事。”
约翰和另一位著名插画家海伦?奥森贝里结婚,并育有三子。目前定居于伦敦北部。
后来,他进入伦敦中央艺术学院求学三年,成绩优异,毕业时同时荣获设计专业的国家文凭。他的毕业作品是一本由手印和脚印组合而成的画册。
在设计过海报、圣诞卡及漫画之后,1963年他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儿童图画书《宝儿》。这本书旗开得胜,为他赢得了1964年的英国凯特?格林纳威大奖。
他于1 9 8 4 年创作的《外公》一书, 获得马歇尔奖, 并被拍成动画片。英国《每日邮报》形容这本书是“ 一个神奇之旅―― 一个老人领着一个小女孩儿走入他梦幻的记忆世界……”约翰把这本书的收入全部捐给了儿童慈善机构。
虽然约翰的作品目前只有二十多本,但几乎每本的销售量都超过百万,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畅销全世界。
他作品的拥护群体几乎没有地域之分,每年他都会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读者来函。
在英国教育机构任职的图画书专家马格丽特?米克说:“我从来没有遇到过哪一个孩子不喜欢看约翰?伯宁罕的童书。他把插画和文字充分配合,并提供了比表面更深远的意义,带给孩子们一个个美妙的奇幻之旅。”
一位资深儿童书业内人士说:“约翰的插画十分细致,很能吸引孩子。它们既不可怕,也不伤感。他的文字虽然浅显,但却能写出连大人也欣赏的故事。”
约翰和另一位著名插画家海伦?奥森贝里结婚,并育有三子。目前定居于伦敦北部。
精彩书评
★细腻淡雅、如音乐般悠扬的出色画面,令我们无法错过约翰·伯宁罕。
――育婴世界
★约翰·伯宁罕,两次凯特·格林纳威大将得主,可以肯定地说,他是目前世界上最著名的、同时又令人尊敬的图画家之一。
――英国泰晤士报教育报特刊
精彩书摘
约翰?伯宁罕这本《外公》,使用诗一样的图画,很温馨地处理了“隔代关系”和“生命光辉”这两个相关的主题,使“老年”成为可爱的生命现象,用“离去”阐释“死亡”。
作者约翰?伯宁罕是一位“图画作家”。他用图画来写作。作品中也有文字,但是都很简短。那些文字,幼小读者不一定都认识,但是,这些话却是幼小读者会说也喜欢的。他用图画所“写”的这篇作品,是写给幼小读者的散文,轻松舒缓的情节悄然打动着幼小读者的心。
外公跟外孙女之间,人生经验的差异自然很大。外公所珍惜的,是“过去的美好时光”。外孙女却以认真的态度面对一个跟外公所经历的完全不同的“现在”。祖孙俩在一起,总想互相交换一些心得,但是因为所关心的事件不同,他们虽然在“交换”,却不能产生“交集”。有趣味的是,他们虽然不能产生思想的交集,但在情感上却是相连的,这就是亲情。伯宁罕用他的图画语言,风趣地描绘这种在各说各话中滋长的亲情,既生动,又令人感动。作品中
的外公虽然有时候令外孙女气恼,但是他们仍然能够以“爱”和“关怀”互相回馈。在亲情“聚光灯”的照耀下,代沟连影子都不见了。伯宁罕生动地描绘了纯真美善的“隔代关系”。
书中有一幅画,画的是外孙女静静凝视外公常坐的那张沙发。伯宁罕用“消失”、“不见了”和“从此不再回来”来阐释死亡,并用怅然若失的意境处理死亡这个题材。他不希望“死亡”对幼小读者造成伤害性的震撼,这种态度是美善的。
这本为幼小读者画的“散文”,发散出温暖的“人生思考”的光辉,连父母亲也可以读一读。成人为一本儿童读物所感动,这种事情,在儿童文学世界里并不少见。
生于1936年的英国图画书作家约翰?伯宁罕说:“没有压力的童年为我的创作打下了最好的基础。”这种崇尚自由与创意的精神反映在他的生活与图画书里。17岁那年,伯宁罕拒绝服兵役,后被改以替代役,从事过农耕、森林和清理贫民窟等工作,之后又参加了救护队,还到意大利南部帮助兴建过学校等。
20岁时,他进入伦敦的中央艺术学校就读,毕业后曾到以色列的电影公司工作,之后又回到英国开始以插画为业。他曾为伦敦交通局设计过海报, 为杂志画过漫画, 设计过圣诞卡,直到1963年出版了第一本图画书《宝儿》。《宝儿》一出版即得到英国凯特?格林纳威大奖的肯定。如今,约翰?伯宁罕的图画书已经得到全世界小朋友与成人的喜爱。他的作品充分体现出他对儿童的了解,以及身为父亲的经验。伯宁罕说:“我的读者并不只限于儿童,而是所有的人。我的作品尽量简洁, 但却极力避免幼稚。”的确,阅读他的图画书,不仅儿童会产生共鸣, 成人也会得到提醒,能暂时从现实中解放出来,充分享受一下想象的乐趣。至于他所谓的简洁,往往是意在言外,留给读者极大的想象与参与空间,《外公》就是很明显的一个例子。
约翰?伯宁罕的图画书都是自写自画,他对于图文关系的运用和掌握的确都有独到之处。就文字来说,《外公》这本书全是外公与孙女的对话, 没有明显的故事轴线, 甚至连“外公说”这样的文字都省略了,而是利用不同的字体区分出两人的话语,由读者自己猜测是谁在发言,以及说话时的情境如何。
举例来说,在第一个对页(左右相对的两页上,代表外公的字体写着:“我的花籽儿多得快要没地方种了。” 小孙女没有回答, 反而问:“外公,蚯蚓会不会上天堂?”读者猜测到的可能状况是小孙女把蚯蚓弄死了。而第三个对页只有外公的一句话:“没听说过小布熊也算是小女孩儿。”显然外公没有弄清楚小布熊假扮的身份,这个身份必定是小孙女指定的。这样的文字就像生活中祖孙两人的对话,虽然没有故事性,却勾勒出他们的生活面貌,以及两人感情的深厚。前面所有的铺陈为最后没有文字、仅有图画的三页提供了情感的积累。无声的反差,更突显了快乐与忧伤的强烈对比。
《外公》一书,简洁的文字和图画结合得异常紧密,因为文字省略的部分往往由图画负责述说。例如,之前说到“没听说过小布熊也算是小女孩儿”的那一页,图画告诉我们祖孙两人原来是在玩医生、病人的游戏。又如之后一个对页,外公说:“今天外公不能出去玩儿了。”文字没有说明原因,但是图画却能显示出是外公生病了。
此外,伯宁罕还在左右对页中运用了两种不同的画法,左页图以单线描画, 棕色的笔墨如中国画的水墨线描, 儒雅隽秀, 内容的表现有想象――例如化妆的布熊、咬住钓饵的鲸鱼,有回忆――例如外公童年的情景,也有补充右页图的作用――例如温室里的工具、雨中的池塘;而右页则是清新活泼的铅笔淡彩,画出祖孙两人对话时的场景。
虽然大多数的对页都是左右图各司其职,不过也有几个画面是跨页的形式,也就是左右页合成一张大图,例如祖孙俩吵架的那页,文字是:“那种事情外公不想听。”还有祖孙又和好的那页,外公说:“这巧克力冰淇淋真不错。”孙女说:“不是巧克力,是草莓。”而其中最令人震撼的,是最后没有文字的一个跨页,这个跨页的左边是用线条画的小孙女,右边是上
了颜色的绿沙发,从之前的图画中,读者知道这是外公的沙发,空空的沙发暗示着外公已经不在了。微微颤动的线条隐约地表达出小女孩的不解与孤单,而那张绿色的沙发似乎仍保存着关于外公的温馨回忆,这样安静的跨页,却是感人至深的。
从《外公》这本书可以充分看出伯宁罕的创意,他创作的图画书一再实验、一再突破既有的格式,把文图合作的可能性发挥到了极致,使读者在阅读时既能得到想象的喜悦,又因触及到真实的情感而在心底产生共鸣。
作者约翰?伯宁罕是一位“图画作家”。他用图画来写作。作品中也有文字,但是都很简短。那些文字,幼小读者不一定都认识,但是,这些话却是幼小读者会说也喜欢的。他用图画所“写”的这篇作品,是写给幼小读者的散文,轻松舒缓的情节悄然打动着幼小读者的心。
外公跟外孙女之间,人生经验的差异自然很大。外公所珍惜的,是“过去的美好时光”。外孙女却以认真的态度面对一个跟外公所经历的完全不同的“现在”。祖孙俩在一起,总想互相交换一些心得,但是因为所关心的事件不同,他们虽然在“交换”,却不能产生“交集”。有趣味的是,他们虽然不能产生思想的交集,但在情感上却是相连的,这就是亲情。伯宁罕用他的图画语言,风趣地描绘这种在各说各话中滋长的亲情,既生动,又令人感动。作品中
的外公虽然有时候令外孙女气恼,但是他们仍然能够以“爱”和“关怀”互相回馈。在亲情“聚光灯”的照耀下,代沟连影子都不见了。伯宁罕生动地描绘了纯真美善的“隔代关系”。
书中有一幅画,画的是外孙女静静凝视外公常坐的那张沙发。伯宁罕用“消失”、“不见了”和“从此不再回来”来阐释死亡,并用怅然若失的意境处理死亡这个题材。他不希望“死亡”对幼小读者造成伤害性的震撼,这种态度是美善的。
这本为幼小读者画的“散文”,发散出温暖的“人生思考”的光辉,连父母亲也可以读一读。成人为一本儿童读物所感动,这种事情,在儿童文学世界里并不少见。
生于1936年的英国图画书作家约翰?伯宁罕说:“没有压力的童年为我的创作打下了最好的基础。”这种崇尚自由与创意的精神反映在他的生活与图画书里。17岁那年,伯宁罕拒绝服兵役,后被改以替代役,从事过农耕、森林和清理贫民窟等工作,之后又参加了救护队,还到意大利南部帮助兴建过学校等。
20岁时,他进入伦敦的中央艺术学校就读,毕业后曾到以色列的电影公司工作,之后又回到英国开始以插画为业。他曾为伦敦交通局设计过海报, 为杂志画过漫画, 设计过圣诞卡,直到1963年出版了第一本图画书《宝儿》。《宝儿》一出版即得到英国凯特?格林纳威大奖的肯定。如今,约翰?伯宁罕的图画书已经得到全世界小朋友与成人的喜爱。他的作品充分体现出他对儿童的了解,以及身为父亲的经验。伯宁罕说:“我的读者并不只限于儿童,而是所有的人。我的作品尽量简洁, 但却极力避免幼稚。”的确,阅读他的图画书,不仅儿童会产生共鸣, 成人也会得到提醒,能暂时从现实中解放出来,充分享受一下想象的乐趣。至于他所谓的简洁,往往是意在言外,留给读者极大的想象与参与空间,《外公》就是很明显的一个例子。
约翰?伯宁罕的图画书都是自写自画,他对于图文关系的运用和掌握的确都有独到之处。就文字来说,《外公》这本书全是外公与孙女的对话, 没有明显的故事轴线, 甚至连“外公说”这样的文字都省略了,而是利用不同的字体区分出两人的话语,由读者自己猜测是谁在发言,以及说话时的情境如何。
举例来说,在第一个对页(左右相对的两页上,代表外公的字体写着:“我的花籽儿多得快要没地方种了。” 小孙女没有回答, 反而问:“外公,蚯蚓会不会上天堂?”读者猜测到的可能状况是小孙女把蚯蚓弄死了。而第三个对页只有外公的一句话:“没听说过小布熊也算是小女孩儿。”显然外公没有弄清楚小布熊假扮的身份,这个身份必定是小孙女指定的。这样的文字就像生活中祖孙两人的对话,虽然没有故事性,却勾勒出他们的生活面貌,以及两人感情的深厚。前面所有的铺陈为最后没有文字、仅有图画的三页提供了情感的积累。无声的反差,更突显了快乐与忧伤的强烈对比。
《外公》一书,简洁的文字和图画结合得异常紧密,因为文字省略的部分往往由图画负责述说。例如,之前说到“没听说过小布熊也算是小女孩儿”的那一页,图画告诉我们祖孙两人原来是在玩医生、病人的游戏。又如之后一个对页,外公说:“今天外公不能出去玩儿了。”文字没有说明原因,但是图画却能显示出是外公生病了。
此外,伯宁罕还在左右对页中运用了两种不同的画法,左页图以单线描画, 棕色的笔墨如中国画的水墨线描, 儒雅隽秀, 内容的表现有想象――例如化妆的布熊、咬住钓饵的鲸鱼,有回忆――例如外公童年的情景,也有补充右页图的作用――例如温室里的工具、雨中的池塘;而右页则是清新活泼的铅笔淡彩,画出祖孙两人对话时的场景。
虽然大多数的对页都是左右图各司其职,不过也有几个画面是跨页的形式,也就是左右页合成一张大图,例如祖孙俩吵架的那页,文字是:“那种事情外公不想听。”还有祖孙又和好的那页,外公说:“这巧克力冰淇淋真不错。”孙女说:“不是巧克力,是草莓。”而其中最令人震撼的,是最后没有文字的一个跨页,这个跨页的左边是用线条画的小孙女,右边是上
了颜色的绿沙发,从之前的图画中,读者知道这是外公的沙发,空空的沙发暗示着外公已经不在了。微微颤动的线条隐约地表达出小女孩的不解与孤单,而那张绿色的沙发似乎仍保存着关于外公的温馨回忆,这样安静的跨页,却是感人至深的。
从《外公》这本书可以充分看出伯宁罕的创意,他创作的图画书一再实验、一再突破既有的格式,把文图合作的可能性发挥到了极致,使读者在阅读时既能得到想象的喜悦,又因触及到真实的情感而在心底产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