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 作者:林良 著
- ISBN:9787539549538
- 版次:2
- 包装:平装
- 出版社: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4-07-01
- 丛书名:林良美文书坊
- 开本:32开
- 套装数量:
- 外文名称:
- 页数:138
- 正文语种:中文
- 字数:62000
评分
内容简介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林焕彰、金波、桂文亚、束沛德、林文宝、林芳萍、管家琪、张子樟、梅子涵、方卫平、沈石溪、王泉根、林世仁、朱自强、王淑芬、方素珍、王林、子鱼等海峡两岸数十位儿童文学作家、学者联袂推荐佳作
“好书大家读”年度好书
“深耕”阅读计划推荐好书
“满天星”阅读计划推荐好书
内容简介
《爸爸的16封信/林良美文书坊》选取了现代孩子常见的16项困惑,做了亲切合理的剖析。这16封信,就等于一位家长对子女的16次亲切的谈话。这种娓娓长谈,是“现代”的亲子沟通方式,却也是自古以来为人接受的亲子沟通方式。其中,《朋友就像一本一本的好书》一篇,曾入选台湾中学语文课本。
作者简介
林良,台湾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有着“台湾现当代儿童文学之父”之称,台湾儿童文学界公认的“长青树”。林良为儿童写作长达五十多年,是台湾小读者口中的“林良爷爷”。结集出版有《树叶船》《青蛙歌团》《月球火车》《小纸船看海》《小太阳》《林良爷爷的30封信》《爸爸的16封信》《会走路的人》《我是一只狐狸狗》等数十册作品,另翻译有外国经典儿童文学作品两百多册。曾获台湾地区“文艺特殊贡献奖”、“金鼎奖终身成就奖”、“中山文艺奖”、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儿童读物金书奖”、信谊“儿童文学特别贡献奖”、“全球华文文学星云特别奖”等殊荣。
精彩书评
★谈起台湾儿童文学,就会想起林良,他几乎与台湾儿童文学画上等号,对台湾儿童文学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这本书不只是单纯的励志书籍,其中充满着丰盈的文学性。林良美丽的文字、精准的比喻、幽默的笔锋、引经据典的说理等等,皆值得孩子学习仿作;再加上书信中充满着浓厚的人文味道,这些都会让孩子在阅读时不知不觉受到熏陶。
――台湾台东大学荣誉教授 林文宝
★林良先生温文儒雅,颇具大家风范,他的创作与为人,影响了台湾几代儿童文学作家,是台湾儿童文学界有口皆碑的教父式人物。林良先生年高德劭,但他的许多作品都还很年轻,充满生命的活力,传递成长的奥秘,完全适合当代儿童阅读,是可以代代相传的中国儿童文学经典。
――动物小说大王 沈石溪
★有长辈指导的孩子是幸福的,林良爷爷以自然亲切的文字,让孩子走出学习困惑的“迷宫”,16封信字字珠玑,是爱与智慧的结晶, 值得一读再读。
――台湾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出版人桂文亚
★本书作者以书信的方式,娓娓道出生活中恰当的处事观念,读来让人有亲切感。字里行间充满着太阳般源源不绝的同理心、赞美与关怀,所谈论的事情,所使用的生活中的“浅语”,能让小读者仿佛听到“大朋友”说话一样贴心自然。把这样的16封信集合成一本书,十分值得成长中的孩子来阅读,帮助读者成长。
――台湾著名儿童文学作家 杨隆吉
目录
樱樱的话 为什么会有这16封信?
第1封信 为什么大家不理我?
第2封信 专心的人是活神仙
第3封信 “乐观”使你万事如意
第4封信 从从容容 稳稳当当
第5封信 不敢站起来说话的人
第6封信 别人可以跟你“不同”
第7封信 朋友就像一本一本的好书
第8封信 最不应该的行为
第9封信 谁都怕失败,但是……
第10封信 也应该替别人想想
第11封信 快乐的敌人――发脾气
第12封信 孔雀是不妒忌的
第13封信 “一人”对“众人”
第14封信 最受欢迎的人物
第15封信 “这是我应尽的责任”
第16封信 人人都有自己的难题
附录
我与《爸爸的16封信》 林良
我的爸爸 林樱
我所认识的爸爸 林琪
爸爸这个人 林玮
林良与《爸爸的16封信》 林文宝
林良重要文学作品年表
精彩书摘
《爸爸的16封信/林良美文书坊》:
那一天早晨,我上学去,心情很好,高高兴兴的。我最好的同学是跟我同桌的许达三。我们两个长得一样的高,一样的漂亮,功课也都不错。同学喊我们“双胞胎”,这是我认为最得意的一件事。我可以这样说,我每天那样热心地上学,有一大半原因是为了能跟许达三在一起。他人很聪明,不固执。我有什么主意,他总是依我的话做。他口才很好,跟同学辩论,他一定站在我这一边。只要两人在一起,班上就没有人能说得过我们。
想想看,我们多神气!
我书包里带着一套新买的邮票,当然是准备在教室里拿出来,第一个就是让他欣赏,然后听他大声赞好,吸引同学围过来看。我们在班上是常常做这种事情的。
我一进教室,喊了一声:“喂,许达三,看邮票!”
他没有理我。我走到他身边,把这句话又说了一遍。他很冷淡地看了我一眼,说:“不想看。”这是从我们认识以来所没有发生过的事情。我心里一凉,就像忽然要晕倒的样子。有一种孤零零的感觉,爬上我的心头。我很害怕,就像在幼稚园没准备好就溜下了滑梯,不知道自己会掉落在什么地方。又像小时候跟母亲去电影院,壮着自己上厕所,回来的时候,在黑暗的大厅里.竞找不到母亲是坐在哪一个角落。
我虽然已经上五年级了,却难过得想哭。我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我的脸色一定很惨白,很难看。
过了一会儿,那一阵害怕总算过去了,这才慢慢生起气来。“不看就不看。”我说。可是他不再理我。
陈文虎平常也很想跟许达三接近。每次他来了,我就把许达三拉开,离他远远儿的。没料到今天他又来了。低声跟许达三说:“出去走走。”许达三站起来就跟他走了。这叫我怎么能忍受。
“以后谁也别理谁好了!”我狠狠地对自己说。其实,我心里还有另外一个声音――带哭腔地跟我说:“回家去吧,学校没有意思。现在就回吧!”当然,这是不可以的。
为了出气,我成心去找别的同学说话。我不习惯跟他们在一起说话。我说的话他们也不大喜欢听,有几个还挥手叫我走开。最淘气的石振家说:“去你的吧,别来捣乱,我们有事要忙,用不着你参加!”
我感觉到真正的孤独了。不管是谁,遇到像我一样的情形,一定也会觉得自己孤单可怜。那天放学,一个人独自回家,想起这事,就掉了眼泪。你爷爷来问我有什么心事,我的回答正好跟你一样:“为什么大家不理我?”
为什么?第二天再上学我就知道了。这是许达三自己告诉我的:“昨天我母亲在医院里开刀,我很担忧,心情不好。对不起。”
我很感动,哭了,也笑了,还流了鼻涕。我多自私啊,只晓得关心自己,不知道去关心别人。只知道别人应该对我热心,根本不知道别人对我也会有热心不起来的时候。
一个人不能老等着享受别人对他的欢迎。应该想想别人不是专为你一个人活着的。如果别人冷落了你,总是有原因的。你应该先学习不害怕,因为这并没有什么可怕。你没有认识你的朋友以前,你没有走进一个新环境以前,不也是单独一个人吗?在别人冷落你的时候,其他的环境里不是还有许多人深深爱着你吗?就算全世界都冷落了你,不是还有我吗?你根本不可能遇到那种情形的!
把心放宽,不要计较,并且学习去慰问别人。也许你是太怕寂寞了。不要怕。坚强的人都有不怕寂寞的美质。坚强的人最能吸引人,不怕寂寞,也不会寂寞。
……
前言/序言
孩子跟大人有许多地方不一样,但是有一件事情却完全相同,那就是大人会“想”,小孩子也会“想”。
小孩子有些事情想不透,发生困惑,很自然地就会向父母倾诉。父母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孩子,让孩子自己再想想:这就是现代家庭所重视的“亲子沟通”。
《爸爸的16封信》这本书,选取了现代孩子面对的16项困惑,做了亲切的剖析,给会思想的孩子作参考。这16封信,等于一位家长对子女的16次亲切的谈话。这种娓娓长谈,是最“现代”的亲子沟通方式,却也是自古以来最为人接受的亲子沟通方式。
我写这本书,为了避免枯燥乏味,特地安排一个“文学设计”,使它读起来像一个“故事”。故事是说:
一个读小学高年级的女孩“樱樱”,在生活中遭遇到一些事情,发生困惑,就说给爸爸听。爸爸是一个文字工作者,下班回家还要写作,不能当场回答樱樱的问题,只好等深夜工作完毕以后,再给樱樱写信,放在樱樱的书桌上,让樱樱可以在第二天早上读到。
这些信,一共有16封,为樱樱所保存。有一位出版家看到了,就想拿去出版,让所有的青少年都可以读到,樱樱得到爸爸的同意,就把这16封信给了那位出版家,并且还亲自写了一篇“序”,说明这16封信的由来。
这虽然是一个故事,却也有事实作根据。我有一个女儿,小时候的名字也叫樱樱,是我家的“小太阳”。她读小学高年级的时候,喜欢对我提问题。我很忙,不能当场回答,只好等深夜工作完毕以后,再给她写信,回答她的问题。当然,我写的信都没有这本书中的信那么长,那么整齐,有时候甚至只是一张小纸条。“事实”和“故事”的不同就在这里。
这本书在1971年10月交由台湾省教育厅“儿童读物出版部”出版。家长和老师都很喜欢这本书在“亲子沟通”方面所呈现的意义和价值,热心介绍给小朋友阅读。从1971年到2001年,30年间再版七次。2002年,“儿童读物出版部”面临裁撤,这本书也面临绝版。幸运的是“国语日报出版中心”及时收养了这个“孤儿”,重新排印,让这个孤儿又有了一个家。
回想当初写这本书,我还是个“爸爸”,被小读者昵称为“林伯伯”。现在我已经是一个“阿公”,被小读者昵称为“林爷爷”,“亲子沟通”成为我的女儿、女婿和外孙们的课题。我希望这本书能成为现代家长和老师的知音,也希望这本书永远年轻,能继续成为新一代青少年的好同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