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中国少年版(套装全3册)八年级上册统编语文指定推荐必读书目,官方授权,轻松读懂中国近代史,学会坚强,勇敢,乐观

长江文艺出版社 [美] 埃德加・斯诺 著,王涛 译
好评数30万+ / 好评率99%

图书介绍

  • 作者:[美] 埃德加・斯诺 著,王涛 译
  • ISBN:9787570200016
  • 版次:1
  • 包装:平装
  •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07-01
  • 丛书名:
  • 开本:32开
  • 套装数量:3
  • 外文名称:
  • 页数:584
  • 正文语种:
  • 字数:

评分

4.9 非常值得推荐 超过42万+条评论
好评
32万+
追评
700+
中评
600+
差评
400+
视频
300+

内容简介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10-14岁


★经典名著少年版,帮孩子重温革命历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历史观,提升观察和表达能力,让孩子爱上阅读,学会坚强、勇敢、乐观。

★全本无删节,分为上、中、下三册,兼顾经典原味和孩子的阅读承载能力,让阅读慢下来,给孩子更多时间思考和沉淀。

★无障碍轻松阅读,人物、典故、知识点随文注释,语言通俗易懂,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经典。

★版式疏朗,纸张优良,环保印刷,字号够大,孩子阅读不伤眼。

★收录斯诺本人拍摄的珍贵历史照片,还原历史场景,让孩子身临其境,真正感受到探索历史的乐趣。

★斯诺基金会**授权简体中文版

★斯诺基金会官方认证中文译本

应斯诺基金会要求,根据斯诺《红星照耀中国》修订版重新翻译,充分考虑了当代人的语言习惯,浅显易懂的语言让孩子读起来更加通顺过瘾。

★斯诺之女西安?斯诺倾情作序

《红星照耀中国》作者埃德加?斯诺之女西安?斯诺专门为本书的再版倾情作序。她认为本书是根据斯诺修订版翻译的优秀全译本。


内容简介

1936年6月,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带着满腹疑问,穿过重重封锁,来到“神秘而危险”的“红色中国”。在这里,他遇到了笑谈天下大事的毛泽东、儒雅的外交家周恩来、一把菜刀闹革命的贺龙,听他们讲述了投身革命的心路历程、惊心动魄的革命故事,见证了中国苏维埃运动的成长、红军的发展。斯诺首次向世界展示了“红色中国”的风貌,并预感到中国革命就像星星之火,必将成为燎原的烈焰。本书洋溢着崇高、乐观和积极向上的精神,有助于青少年继承光荣的革命传统,培养勇敢、坚强的优秀品质,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经典名著。


作者简介

埃德加?斯诺(1905―1972),美国著名记者。他于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1936年6月,他只身前往陕北苏区,通过实地考察以及对毛泽东、周恩来等革命领导人的专访,首次向世界讲述了中国红军和苏区的真实情况,并由此创作了纪实文学经典《红星照耀中国》,成为世界报道红军的第*人。1949年后,斯诺曾三次来华访问,受到毛泽东的亲切接见。其著作《红星照耀中国》成为新闻史和报告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


精彩书评

这是见证者对事件的叙述,也是他们在特定时间记录的传记故事。《红星照耀中国》一书因此成为中国历史关键转折点的独特记录。

――西安?斯诺

《红星照耀中国》始终是许多国家的畅销书。直到作者去世以后,它仍然是国外研究中国问题的首要的通俗读物。它在全世界有亿万的读者,这是并不奇怪的。它是忠实描绘中国红色区域的第一本著作。

――胡愈之

《红星照耀中国》的非凡之处在于,它首次记录了毛泽东和其他共产党人的生平故事,以及这场鲜为人知的革命。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是极具预见性的。斯诺的这本著作之所以成为一部经典,是因为它在两个方面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一是作为历史的真实记录,二是作为对历史趋势的预见。

――费正清

《红星照耀中国》写的是重大的历史,是堪称民族脊梁的伟大人物,大气而有味,如同《史记》。

――温儒敏


目录

中文新译本序

第一篇 探寻红色中国

第一节 一些未曾解答的问题

第二节 开往西安的慢车

第三节 大汉子孙

第四节 穿过红色的大门

第二篇 前往红都的路上

第一节 遭白匪追逐

第二节 起义者

第三节 贺龙轶事

第四节 同行的红军战士

第三篇 在保安

第一节 苏维埃“巨头”

第二节 共产党的基本政策

第三节 论抗日战争

第四节 悬赏两百万元的脑袋

第五节 红军剧社

第四篇 一位共产党员的来历

第一节 童年时代

第二节 在长沙的岁月

第三节 革命的序幕

第四节 国民革命时期

第五节 苏维埃运动

第六节 红军的发展

第五篇 长征

第一节 第五次“围剿”

第二节 举国迁移

第三节 大渡河英雄

第四节 过大草地

第六篇 西北的红星

第一节 陕西苏维埃:开创时期

第二节 死亡与捐税

第三节 苏维埃社会

第四节 关于货币的剖析

第五节 五十始知天命!

第七篇 去前线的路上


精彩书摘

我和周恩来聊了聊,并向他介绍了我的情况。随后,他便安排我今夜在百家坪住下,并让我明早到他设在附近村庄的总部去。

安顿好之后,我和驻扎此地的联络局的部分人员一起吃了晚饭。席间,我见到了一群临时在百家坪安营扎寨的年轻人。他们中间有些是游击队学校的教员,有一个无线电报务员,还有几名红军军官。我们的晚饭有炖鸡、老面馒头、白菜、小米和够我敞开肚皮吃的土豆。不过和往常一样,除了白开水之外没有其他喝的,我口干舌燥,而开水又烫得不能喝。

吃饭时有两个不苟言笑的孩子为我们服务,饭菜就是由他们端上来的。他们穿着肥大的制服,头戴红军八角帽,帽围也大了,垮下来遮住了眼睛。他们最初有些带着敌意地看着我,过了几分钟,我设法逗得其中一个孩子友善地笑了出来。看到这个方法奏效,我胆子大了起来,他从我身边走过时,我叫住他。

“喂!”我喊道,“给我们拿点凉水。”

可那孩子根本不搭理我。过了一会儿,我又叫另一个孩子,他也不理我。

联络局局长李克农透过他那厚片近视眼镜,看到了发生的一切,这时我发现他大笑起来。他拉了拉我的衣袖对我说:“你可以叫他们‘小鬼’,或者 ‘同志’――但不能叫他们‘喂’。这里的所有人都是同志。这些孩子是少年先锋队员,他们是革命者,自愿过来帮忙的。他们是未来的红军战士,可不是仆人。”

就在这个时候,凉水来了。

“谢谢你――同志!”我抱歉地说道。

那个少年先锋队员面无怯色地看着我。“没关系,”他说,“你不用为这么一桩小事向同志道谢!”

这些孩子拥有着强烈的个人自尊,和普通的中国少年真不一样!可这第一次的经历不过是少年先锋队让我感到意外的开始。随着我进一步深入苏区,我渐渐发现这些脸颊红扑扑的“红小鬼”――兴高采烈、充满活力、忠诚可靠――散发着一种振奋人心的青年运动所带来的勃勃生机。

第二天一早,送我到周恩来司令部的就是列宁儿童团的一名团员。司令部是一座有着防御轰炸设施的小屋,四面环绕着许多一模一样的小屋。尽管他们身处战区,东线红军司令叶剑英就在他们中间,但农民们照常生活在那里。附近驻扎着的部队,似乎也并没有搅扰乡间的宁静。为了周恩来的脑袋,蒋介石曾悬赏8万元。但在周恩来的司令部门前,只站着一个哨兵。

进屋后,只见屋里十分整洁,只有些最简单的家具。炕上挂着的一顶蚊帐,是我能看到的仅有的奢侈品。两个铁皮文件箱搁在炕下,还有一张木制的小桌子,是周恩来的办公桌。哨兵向屋内报告我已经来了的时候,周恩来正在伏案看电报。

“我接到报告,说你是一位值得信赖的新闻记者,对中国人民是友好的,会如实报道。”周恩来说,“我们知道这些就行了。你不是共产主义者,这不要紧。任何一位新闻记者来苏区采访,我们都欢迎。阻止新闻记者到苏区的不是我们,是国民党。你可以把你看到的一切都写下来,我们会向你提供一切帮助来考察苏区。”



免费资源下载!

网盘资源搜索下载,动画、英语、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