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 作者:龚书铎 著
- ISBN:12666226
- 版次:1
- 包装:平装
-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06-01
- 丛书名:图说中国史
- 开本:16开
- 套装数量:10
- 外文名称:
- 页数:2240
- 正文语种:
- 字数:2200000
评分
内容简介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1.汇集国内优秀历史专家,带给孩子历史的精华。
2.用孩子爱听的方式讲述历史,拒绝枯燥和戏说。
3.实用的知识性栏目,文史积累的必备素材。
4.来自国内外20大博物馆的2000张珍贵图片,新、全、具有含金量。
内容简介
长安城里的十二时辰该如何度过,真实的李泌是什么模样?康熙朝的九龙夺嫡真那么可怕,康熙帝的传位遗诏有人篡改过吗?宋代的提刑官都是福尔摩斯,宋慈的《洗冤录》算是中国较早的法医手册吗?这些问题历史都知道,这套《图说中国史》都能回答。我们不是像您推荐一套彩图历史书,而是给中国孩子推荐一个历史补习班。800多个精彩纷呈的历史故事,500多条中国孩子都应该了解的文史知识小词典,2000多张国内外著名博物馆的珍贵文物照片,引人入胜地为每个中国孩子再现了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著名人物,帮助孩子在先贤的智慧中构建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作者简介
龚书铎,1929年生,福建省泉州市人,历史学家、文化史专家、博士生导师。1952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并留校执教,曾任历史系主任、史学研究所所长等职。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中国史组副组长、中国历史学会副会长、北京历史学会会长等职。著有《龚书铎自选集》《社会变革与文化趋向》《中国近代史》(合著)等作品。2011年11月病逝于北京。生前曾审定本套书系2006年版和2012年版的纲目、体例和部分书稿,并组织二十余位断代史专家为本套书系审定书稿。
刘德麟,1925年生,浙江吴兴人,中华书局资深编审。195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同年进入中华书局工作,直至1990年退休。退休后应中国藏学出版社之邀担任特约编辑,又应海峡出版社之邀参加《林则徐全集》编辑工作。本套书系2019年版,他以90多岁的高龄担任主编兼外审,殚精竭虑,字斟句酌,力求为广大青少年留下一套高品质的中国历史普及读物。
目录
第一册传说时代夏商西周
传说时代
开天辟地的神话/8
女娲造人/12
女娲补天/14
大神伏羲/16
燧人氏钻木取火/20
神农氏尝百草/22
炎帝和他的女儿们/24
先祖黄帝/26
阪泉大战/30
黄帝战蚩尤/32
蚩尤的传说/36
嫘祖养蚕/38
仓颉和伶伦/40
专题:远古三大部落/42
颛顼与帝喾/44
帝尧的传说/46
羿射九日/50
嫦娥奔月/52
帝舜的传说/54
大禹治水/56
九鼎的传说/60
禅让和篡权/62
古代巴国的传说/64
古代蜀国的传说/66
专题:龙凤文化/68
专题:原始绘画/70
夏朝
夏的建立/76
后羿逐太康/78
寒浞杀后羿/80
少康中兴/82
孔甲养龙/84
夏桀亡国/86
专题:二里头遗址/88
商朝
玄鸟生商/94
上甲微为父报仇/96
成汤建商/98
厨子宰相伊尹/100
伊尹放逐太甲/102
专题:神秘的三星堆/104
盘庚迁都于殷/106
武丁中兴/108
奴隶宰相傅说/112
能征善战的妇好/116
武乙射天/120
专题:甲骨文的秘密/122
帝乙选太子/124
殷失三仁/126
纣王亡国/130
专题:繁荣的青铜文化/132
西周
后稷播百谷/138
公刘迁豳与大王迁岐/140
文丁杀季历/142
西伯遭囚禁/144
渭水访贤/148
西伯讨伐崇侯虎/150
牧野之战/152
伯夷与叔齐/156
箕子献策/158
周天子分封诸侯/162
管蔡叛乱/164
营建东都/168
周公制礼乐/170
周公的金匣子/172
姜太公治齐/176
熊绎封楚/180
昭王南征/182
穆王西游/184
国人暴动/188
共和行政/190
宣王中兴/192
烽火戏诸侯/194
专题:西周的青铜器/198
帝王世系表?200
历史年表?202
第二册 春秋战国
春秋
周平王迁都/6
黄泉相会的母子/8
葛之战/12
齐桓公慧眼识管仲/14
曹刿论战/18
爱鹤亡国的卫懿公/20
唇亡齿寒的教训/22
齐桓公伐楚/24
神医扁鹊/26
空谈仁义的宋襄公/28
亡命公子重耳/30
城濮之战/34
烛之武退秦师/36
羊皮换来的大夫/38
崤山大战/42
秦穆公称霸/44
一鸣惊人/46
桑下饿人/50
伯牙与钟子期/52
机智的矮子使者/54
鱼腹中的利器/56
要离行刺/58
孙武斩妃/60
伍子胥鞭尸/62
专题:孙武与《孙子兵法》/64
夫差伐越/66
卧薪尝胆/68
惜金丧弟/72
哲学大师老子/74
儒学宗师孔子/76
专题:私学兴起/80
战国
三家分晋/86
最坚韧的刺客/88
西门豹治邺/90
魏文侯选相/92
白圭经商/94
名将吴起/96
聂政刺韩相/100
申不害改革/102
邹忌讽齐王纳谏/104
齐威王活煮贪官/106
商鞅变法/108
画蛇添足的教训/114
田忌赛马/116
围魏救赵/120
马陵大战/122
专题:战车和车战/124
三个字的启示/128
亚圣孟子/130
苏秦游说六国/132
张仪骗怀王/134
屈原投江/138
逞强好胜的秦武王/140
胡服骑射/142
鸡鸣狗盗/146
冯收债/148
乐毅大破齐国/154
蔺相如完璧归赵/156
田单的火牛阵/160
负荆请罪/162
魏国免费修周城/164
触龙巧说赵太后/166
厕中死人做丞相/168
长平之战/172
专题:《五藏山经》/178
毛遂自荐/180
鲁仲连斡旋/182
信陵君窃符救赵/184
修建郑国渠/188
吕不韦“囤积”国君/190
十二岁的上卿/194
李斯《谏逐客书》/196
荆轲刺秦王/198
东周纪元表?202
东周诸侯存亡表?203
历史年表?204
第三册秦汉
秦朝
秦王扫六合/6
焚书坑儒为哪般/10
沙丘政变/12
秦二世临终三愿/16
李斯之死/19
专题:尘封地下的军团/22
子婴的复仇/26
大泽乡的吼声/28
八千子弟起江东/32
刘邦起义/34
项羽的成名战/38
关中!冲向关中!/42
鸿门宴/44
垓下悲歌/48
西汉
功臣的宿命/54
萧规曹随/58
吕后称制/60
周勃安刘/64
文景之治/66
英年早逝的贾谊/68
刘氏安,晁氏危/70
功高震主的周亚夫/74
国之苍鹰郅都/78
不死不休的国舅内斗/80
汉武帝的雄心伟业/84
替罪羔羊主父偃/89
社稷之臣汲黯/92
酷吏能臣张汤/94
旷世飞将军/98
家奴大将军卫青/104
剑指漠北的骠骑将军/108
张骞踏出的丝绸之路/111
专题:汉匈的和与战/116
不远万里求宝马/120
皇室奇才刘安/122
东方朔的政治幽默/124
书生本色董仲舒/128
戾太子刘据/130
史家之绝唱/135
博学才子司马相如/138
专题:马王堆汉墓/140
霍光辅二帝/144
理财能手桑弘羊/148
苏武牧羊/150
霍氏族灭/152
陈汤的豪言壮语/154
王昭君出塞/156
王氏满长安/158
王莽称帝/160
思想家扬雄/162
绿林与赤眉/164
昆阳大战/168
东汉
得陇望蜀的光武帝/172
云台二十八将传奇/176
董宣斗湖阳公主/180
糟糠之妻不下堂/182
马援死后蒙冤/184
定远侯安西域/186
博学多才的张衡/190
邓太后的贤德/192
专题:秦汉饮食风俗/194
虞诩定西凉/198
跋扈将军梁冀/202
党锢之祸/206
遍地黄巾起/210
屠夫当国舅/214
帝王世系表?216
历史年表?220
第四册三国两晋南北朝
三国
董卓乱政/6
讨董战争/10
绝世鬼谋贾文和/14
乱世英雄曹操/18
官渡的狼烟/22
卖草鞋出身的刘皇叔/26
赤壁烽火/30
关羽走麦城/34
曹丕建魏/40
夷陵之战/42
孙权建吴/46
诸葛亮病死五丈原/50
高平陵之变/56
孤臣姜维/60
邓艾之死/64
乐不思蜀/68
西晋
有碑堕泪的羊祜/72
豪门斗富/77
愚夫妒妇/80
八王之乱/83
永嘉之乱/86
专题:魏晋时期的酒文化/90
东晋十六国
王马共天下/94
祖逖的北伐遗恨/97
雄浑意气的桓温/100
东山有贤臣/103
孙恩起义/108
一人三反的刘牢之/111
桓氏的败亡/114
刘曜建前赵/117
从奴隶到皇帝/120
石虎行暴/124
冉闵与冉魏国/128
有国不能归的慕容翰/134
鲜卑人杰慕容恪/138
扪虱谈天下的王猛/142
淝水之战/146
英雄肠断参合陂/151
赫连勃勃建夏/156
南北朝
北府将军的帝王路/162
萧道成建齐/166
梁武帝舍身事佛/170
千军万马避白袍/172
反复无常的侯景/178
收拾河山的陈霸先/180
别致昏君陈后主/182
关公再世萧摩诃/186
专题:繁荣的书画艺术/188
运筹帷幄的崔浩/190
笔头奴”古弼/193
北魏冯太后/196
北魏孝文帝改革/200
乱魏枭雄尔朱荣/204
高欢起兵/208
宇文泰的崛起/210
两魏五战/212
宇文护弑君被诛/218
暴烈天子高洋/222
落雕将军”斛律光/225
第五册隋唐五代
隋朝
国丈登基/6
秉公执法的赵绰/10
独孤后独霸后宫/12
杨广篡位/14
名臣高�G/16
迂诞诗人薛道衡/18
炀帝修运河/20
巡游江都/24
长白山前知世郎/26
瓦岗英雄/28
炀帝之死/32
唐朝
晋阳起兵/36
洛阳之战/38
猛将尉迟敬德/42
玄武门之变/46
房谋杜断/48
天可汗/50
专题:隋唐壁画艺术/54
一代诤臣/56
贞观之治/60
名将李靖/62
布衣宰相/64
文成公主入藏/66
玄奘西行/70
明君的选择/74
高宗废后/76
贪得无厌许敬宗/78
千古一女皇/80
专题:唐代金银器/84
残忍的酷吏/86
国老狄仁杰/88
“模棱两可”苏味道/90
文章取幸宋之问/92
姑侄相争/94
救时宰相/96
宁移南山不改判/98
开元盛世/100
一行与《大衍历》/102
高僧鉴真/104
口蜜腹剑/106
谪仙人/110
长生殿上两心许/112
专题:唐代乐舞/114
绝域之战/116
渔阳鼙鼓动地来/120
洒泪马嵬驿/124
张巡守睢阳/126
颜杲卿骂贼完忠/130
诗圣杜甫/132
隐士李泌/134
郭子仪的保身之道/138
被刺杀的宰相/142
拜相倡俭的杨绾/144
段秀实治军/146
永贞革新/148
写诗致祸的刘禹锡/150
专题:辉煌的书法/152
李�逖┮瓜�蔡州/156
欲为圣明除弊事/160
胡儿能唱琵琶篇/164
牛李党争/168
甘露之变/170
专题:唐代茶文化/174
一生襟袍未曾开/176
心机深沉的唐宣宗/178
张议潮收复河西/180
我花开时百花杀/182
酒仙皮日休/186
吃人魔王秦宗权/188
孤家寡人唐昭宗/190
专题:唐三彩/192
五代
全忠“全不忠”/196
“随风倒”张全义/198
生子当如李亚子/200
不认父亲的刘皇后/202
儿皇帝石敬瑭/206
刘知远建后汉/208
郭威称帝/210
“长乐老”冯道/212
开国息兵“田舍翁”/216
韩熙载的夜宴/220
做个词人真绝代/222
“白马三郎”王审知/224
柴荣的北伐/226
花蕊夫人的悲歌/228
专题:五代绘画/230
帝王世系表?232
历史年表?236
第六册宋
北宋
陈桥兵变/6
最著名的酒局/10
被撤掉的凳子/12
炮制出来的金匮之盟/15
吴越降宋/18
半部《论语》治天下/22
专题:五彩缤纷的岁时节令/24
太宗受挫高梁河/26
杨家将名传千古/28
君子坦荡荡/32
吕端大事不糊涂/34
王小波、李顺起义/36
向敏中智断命案/38
专题:宋人的生活/40
澶渊之盟/42
王旦晚节不保/46
玉清昭应宫的大火/48
太后保命之道/52
名将种世衡/54
狄青雨夜夺昆仑/56
吏治的典范/60
先天下之忧而忧/64
奉旨填词柳三变/68
濮议之争/70
六一居士欧阳修/72
沈括与《梦溪笔谈》/74
专题:宋代制瓷艺术/76
“拗相公”的改革/78
真小人吕惠卿/80
好官须我为之/84
一意孤行司马光/88
一门三杰/92
党人碑/96
轻佻天子宋徽宗/100
宦官王爷童贯/104
方腊起义/106
“香花楼子”的幻灭/110
东京保卫战/114
靖康之耻/116
专题:清明上河图/120
南宋
九哥纵马越江去/124
过河!过河!过河!/126
刘豫的伪齐政权/128
因废免侮的孟皇后/130
江南兵匪/134
专题:宋代的金属工艺/136
忠勇保家韩世忠/138
吴�d川陕退金兵/141
八字军/144
钟相、杨么起义/146
刘��顺昌破兀术/148
撼山易,撼岳家军难/152
制造千古奇冤的“莫须有”/156
秦桧弄权/158
专题:宋代妇女妆饰/160
坐井观天五国城/162
主战派张浚/164
绍兴和议/166
钱眼里的将军/168
书生领兵战采石/170
女词人李清照/172
孝宗之孝/174
隆兴和议/178
空怀壮志的辛稼轩/180
泼皇后与疯皇帝/182
草率的北伐/186
但悲不见九州同/190
理学的集大成者/194
专题:南宋绘画/198
一�腚兴酪��腚猩�/200
湖上平章/202
钓鱼城大战/204
襄阳困守/206
国可灭,史不可没/208
崖山之战/210
留取丹心照汗青/214
帝王世系表?216
历史年表?218
第七册辽西夏金
辽
契丹的兴起/6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10
辽灭室韦、定渤海国/16
功列第一耶律曷鲁/18
狠心断腕的述律后/20
辽太宗屡下中原/24
辽太宗定制/30
耶律倍投后唐/32
睡王辽穆宗/34
景宗守成/36
承天太后萧燕燕/38
渤海造反/40
辽兴宗和法天太后/42
专题:雄伟壮丽的辽塔/44
重元之乱/46
大奸耶律乙辛/50
天祚帝亡国/52
耶律大石建西辽/54
卡特万之战/56
契丹人的日常风俗/58
特色鲜明的辽代文学/60
专题:辽代瓷制鸡冠壶/62
专题:辽代手工艺品/64
西夏
党项的兴起/70
李元昊建西夏/74
宋、夏之战/78
没藏讹庞的野心/86
毅宗执政/88
梁氏专政/90
崇宗亲政/94
仁宗以儒治国/96
任得敬擅权/100
西夏的灭亡/102
金
崛起于白山黑水间/108
“头鱼宴”上的阿骨打/110
阿骨打称帝/112
建金灭辽/114
金灭北宋/118
“大齐皇帝”刘豫/122
金熙宗改制/126
为官为民张中彦/128
海陵王完颜亮/132
海陵王之死/136
金、宋之战/140
完颜宗弼出将入相/144
明君金世宗/148
明昌之治/152
宣宗南迁/154
红袄军起义/158
金士巨擘赵秉文/162
无能宰相白撒/166
别字宰相/170
权臣短命/172
哀宗失国/176
神射手郭虾蟆/180
完颜陈和尚和杨沃衍/184
完颜承晖殉国/188
自食恶果的崔立/190
才子元好问/194
金朝皇后/196
帝王世系表/200
历史年表/203
……………………
精彩书摘
扪虱谈天下的王猛
王猛(325~375)是个奇才,甚至有人认为他超过了诸葛亮,因为他是个出色的政治家,也是了不起的军事家。苻坚与王猛,君臣相得,在历史上留下了一段佳话。
初见桓温
东晋穆帝永和十年(354),大将军桓温北伐前秦(十六国之一,氐族人苻健于351年建立)。大军进入关中,来到长安附近的灞水边上。这时,桓温左右前来报告,说军营前有一个身着破烂短衫的读书人求见,桓温吩咐领他进来。
一见之下,桓温就喝了一声彩。这个人大约30来岁,身材高大雄壮,虎背熊腰,又黑又浓的胡子掩不住满脸的英武之气。尤其是一双眼睛,格外有神,不像是个读书人,反倒像落魄的将军。
桓温请他就座,说道:“先生贵姓?在下似乎不认识您。”这个读书人倒也不客气,说:“我叫王猛,早就听说将军您雄才大略,今天我到这里来就是为了跟您谈论天下大势的。”
桓温一听来了兴趣,笑呵呵地请王猛赐教。
王猛开始分析南北双方的政治军事形势,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尤其可贵的是他的见解十分精辟,听得桓温不住地点头。
更绝的是,王猛一面谈,一面把手伸进衣襟里抓虱子(文言是“扪虱”)。桓温的左右见了,笑出声来。但是王猛却旁若无人,嘴里妙论不停,虱子也照抓不误。
桓温又是惊奇,又是欣赏,他问王猛:“在下有一事不明。我奉天子之命,统率十万精兵仗义讨伐逆贼,为百姓除害,而关中豪杰却无人到我这里来效劳,这是什么缘故呢?”
王猛淡淡一笑,说:“您不怕千里跋涉,深入敌境,如今长安近在咫尺,但是您却不渡过灞水。百姓不知道您心里怎么打算,所以不敢来见您啊。”
桓温听完沉默不语,王猛这一番话正说中了他的心事。原来桓温北伐,主要目的是想在东晋朝廷树立他的威信,为将来夺取帝位铺路。他驻军灞上,不急于攻下长安,正是想保存实力。
桓温终究没有打下长安,这时大军缺乏粮草,朝内局势又发生变动,只好退兵回朝。桓温觉得王猛是个人才,临走前想请王猛一起回东晋。王猛拿不定主意是不是要远走他乡,于是回到山中向老师请教。王猛的老师说:“你能和桓温这样的权臣共事吗?留在这里自有富贵,何必到别的地方去?”王猛听从老师的意见,继续在山中隐居。
出仕前秦
东晋永和十一年(355),苻生继父亲苻健之后做了前秦的皇帝,他统治残暴、滥杀臣民,不得人心。苻健的侄儿苻坚想将苻生赶下台去,着力搜罗四方人才。苻坚听说了王猛的才名,便派部下吕婆楼去请王猛出山。这回王猛没有拒绝,苻坚和他一见如故,言论之间句句投机,大有刘备遇到诸葛亮的意思。
两年之后,苻坚发动政变,杀掉苻生,自立为大秦天王,王猛被任命为中书侍郎,职掌军国机密,不久又调任始平(今陕西咸阳西北)县令。始平靠近前秦都城长安,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王猛刚一到任,就雷厉风行推行法治,约束豪强,不许他们为非作歹。有个树大根深的奸吏作恶多端,王猛把他当众鞭死。当地的豪强一看王猛这个汉人这么强横,就集体上告朝廷。王猛遭到逮捕并被押送到长安的廷尉署进行审判。
苻坚见王猛被抓,就亲自审问。他责问王猛:“你刚去几天就杀掉那么多人,是不是太残酷了!”王猛匍匐在地上,头却高高抬起,大声说:“我听前人说治理安定的国家可以用礼,但是如果国家秩序混乱,就必须用法!陛下不觉得我没用,让我做了始平县令,我就要全心为陛下办事,不能顾惜个人的得失。如今我才杀了一个不法之徒,还有成千上万的混蛋没有伏法。如果陛下因为我不能除尽残暴、肃清枉法而要惩罚我,我无话可说;但如果要给我加上为政残酷的罪名,我不服气!”苻坚听罢,叹息着向在场的文武大臣说:“听见没有?王猛真是管仲、子产一类人物啊!”于是释放了王猛。
鞠躬尽瘁
放是放了,可苻坚也不能再让王猛去治理始平,于是升迁王猛做尚书左丞、咸阳内史、京兆尹,不久又任为吏部尚书、太子詹事,然后又升……仅在王猛36岁那一年,前后就升迁了五次。
王猛权倾内外,搞得苻家的宗戚和旧臣眼红,嫉妒不已。姑臧侯樊世是氐族豪帅出身,为前秦的建立立下过汗马功劳。可他看不上书生出身的王猛,当众指着王猛的鼻子说:“当年我们和先帝浴血奋战,共同打下这片江山,都没有参与朝政;你狗屁功劳没有,凭什么专管大事?这不是我们辛辛苦苦种好了庄稼让你来吃吗1王猛轻蔑地笑道:“我还要让你做我的厨子呢,岂止是种粮食而已1樊世大怒道:“有一天我一定会叫你头悬长安城门1王猛把此事告诉了苻坚,苻坚也发了脾气,气哼哼地说:“非得把这老奴才杀了不可,才能让百官整肃1苻坚生气也有道理,当时氐族贵族权势很大,皇帝处处受限制,要伸张皇权,就要打击像樊世这样的贵族。
不久后樊世进宫言事,苻坚故意对一旁的王猛说:“我想招杨壁为婿,不知道这个人怎么样?”樊世气冲冲地说:“杨壁是我的女婿,早就订婚了,陛下怎么能再让他娶你的女儿呢?”王猛斥责樊世:“天下都是皇上的,你怎么敢和皇上争抢女婿呢?这不是有两个天子了吗?还有上尊下卑这回事吗?”樊世说不过王猛,再也按捺不住,起身就要殴打王猛,左右侍卫连忙拉住他。樊世觉得不解恨,就开始破口大骂,污言秽语不堪入耳。苻坚一看这成何体统,马上派人将樊世拉出去斩首示众。
樊世一死,氐族首领哗然,他们纷纷揭王猛的短,矛头其实指向苻坚。尚书仇腾、丞相长史席宝更是编造谣言,诬陷王猛。苻坚大怒,他在宫殿上用鞭子抽打这些大臣,还降了仇腾、席宝的职。至此,公卿大臣没有不害怕王猛的。王猛见苻坚如此宠信自己,就忠心耿耿地为苻坚效劳。王猛不遗余力继续打击那些桀骜不驯的贵戚豪强,甚至包括皇太后的弟弟。王猛治理天下很有办法,他推贤举能,澄清吏治;协调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以利社会安定;兴修水利,劝植农桑,发展生产;兴办学校,培养人才。苻坚曾经对他说:“你夙兴夜寐,勤于政事,我就像得到了姜太公的辅佐,可以优哉游哉享清福啦。”在王猛的帮助下,前秦境内出现了一番新气象,成为北方最强大的国家。
东晋孝武帝宁康三年(375),因为操劳过度,年仅51岁的王猛病逝于长安。苻坚对这位杰出的臣子兼朋友的去世十分悲痛,他反复地对太子苻宏说:“难道是老天爷不想让我统一天下吗?为什么这么快就夺走了我的景略(王猛的字)呢!”
2.鲜卑人杰慕容恪
鲜卑慕容氏(金庸的小说《天龙八部》中慕容复的祖先)一向以人才辈出闻名。前面讲到的慕容翰、慕容��,后面将要谈到的慕容垂,都是十六国中少有的政治家或军事家。而慕容恪则是个文武全才的人物,算得上是鲜卑慕容氏中的第一人杰。
随父出征
慕容恪(?~366),字玄恭,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西北)人。慕容恪是前燕主慕容��的第四个儿子,《晋书?慕容恪载记》中说他“幼而谨厚,沉深有大度”。尽管慕容恪小小年纪就有不错的表现,可他的母亲高氏却并不得宠,所以慕容��对自己这个儿子也没什么印象。几年后,已经15岁的慕容恪长得一表人才,而且性格刚毅沉稳,每天讨论的都是治理国家的道理,这才让慕容��注意到了这个才华出众的儿子。为了考验自己的儿子,慕容��每次出征都带着慕容恪,让他积累了军事经验。
当时前燕刚刚经历过慕容仁的叛乱,慕容翰逃亡到了鲜卑段氏。前燕的老巢辽东没有大将镇守,变成了近邻高句丽的后花园,高句丽兵隔三岔五地就来掠夺人口和牲畜。为了保护慕容氏的老巢,慕容��就派慕容恪镇守平郭(今辽宁盖州市)城。慕容恪也没给老爹丢脸,多次击败了高句丽的军队,吓得高句丽人听到慕容恪的名字就两腿发软,再也不敢轻易进犯。东晋永和元年(345)十月,慕容恪率领着鲜卑骑兵一举攻下了高句丽的南苏(今辽宁抚顺市东苏子河和浑河汇合处),在南燕与高句丽的边境上成功地钉上了颗钉子。永和二年(346)正月,慕容��派慕容恪协助世子慕容�y(慕容��第二子)攻打扶余国(中国东北兴起的一个政权)。厚道的慕容恪让二哥坐镇中军,自己则率领着鲜卑战士冲锋在第一线。兄弟同心,其利断金,扶余国很快就被攻破,扶余国王和五万多人口被慕容氏俘虏。
辅佐幼主
慕容恪和慕容�y回国后不久,前燕主慕容��就染上了重病。慕容��在临终前特意交代慕容�y:“今中原未一,方建大事,恪智勇俱济,汝其委之。”那意思是说天下还没有平定,你四弟有勇有谋,你一定要重用他呀。慕容�y即位后,果然非常信任自己的四弟,把前燕的统兵大权交给了慕容恪。慕容恪也没让哥哥失望,他趁着石虎病死、后赵混乱的机会,率领二十多万精锐的鲜卑部队进攻占据邺城的冉闵,把前燕的疆土扩展到了并、幽、冀、平四州(今河北和山西境内)。慕容�y一边对着传来的捷报眉开眼笑,一边封慕容恪为太原王,拜侍中、假节、大都督、录尚书。
东晋升平三年(359)十二月,慕容�y病危,就把慕容恪从前线召回,然后流着眼泪对弟弟说:“我怕是不行了,我儿子慕容年纪太小,不足以托付大事,我决定把皇位传给你,好好替我守护着大燕江山吧。”慕容恪是个忠厚人,赶紧回答说:“侄子虽然还小,可他聪明俊朗,皇位还是留给他吧。”慕容�y索性继续表演下去,他假装愤怒地大喝说:“我们兄弟之间还要演戏吗,你难道不相信我的诚意吗?”慕容恪依然平静地回答说:“陛下你觉得我能负担天下重任,也应该相信我可以很好地辅佐少主。”慕容�y这才放下了心头大事,喘着气说:“四弟你要是肯做周公,我还有什么可担忧的?”
一个月后,慕容�y病死。表里如一的慕容恪果然辅助着11岁的慕容登上帝位。小皇帝一即位,就封四叔慕容恪为太宰,三叔慕容评(慕容��第三子,慕容�y的弟弟)为太傅,由两位叔叔总揽朝政。
平定叛乱
慕容即位后,前燕太师慕容根自恃功劳很大,想取慕容而自立。可慕容根知道自己的威望和实力都比不上慕容恪,就煽动慕容恪废帝自立,慕容根说:“现在皇帝年幼,太后可足浑氏一个妇道人家却老干预朝政,这大燕的江山都是您打下来的,我愿意拥戴您为皇帝。”慕容恪冷静地回答说:“太师喝醉了吧,你忘了我们在先帝面前的誓言了吗?”慕容根一看劝说慕容恪没有希望,就惭愧地告退了。
后来慕容恪把这件事情告诉了自己的弟弟、吴王慕容垂。慕容垂也是政治嗅觉非常敏感的人,就劝慕容恪杀掉慕容根。慕容恪却认为皇帝刚刚驾崩,不适合杀戮大臣,就帮慕容根把事情掩盖了过去。可慕容根是个地道的小人,他劝说慕容恪不成,就去向小皇帝慕容和太后可足浑氏告状,说慕容恪和慕容评打算谋反。幸亏小皇帝慕容聪明过人,他向母亲可足浑氏分析说:“四叔和三叔都是国家重臣,是先帝精心挑选出来辅助我的,他们不可能背叛。慕容根的一面之词不值得相信,谁知道不是他想谋反呢?”
慕容恪知道这件事情后,实在忍无可忍,就奏请慕容,处死了慕容根。当时新皇帝刚刚即位,太师就被杀了,前燕大臣中人心惶惶,生怕下一个掉脑袋的是自己。慕容恪为了安抚人心,不带侍卫,每天上下朝都一个人步行来回。大臣们看到慕容恪这么镇定,也就都放了心,前燕的政局也回到了正轨。在以后的六年里,慕容恪对内提拔人才,发展经济;对外,西征前秦,南讨东晋,连后来称霸北方的苻坚都被他打得心惊胆战,前燕的国力达到了鼎盛阶段。
东晋太和元年(366),慕容恪病重。病危的慕容恪还在担心慕容手中没有实权,而自己的三哥兼太傅慕容评权柄太重,又不能容人。于是,当慕容来探望时,慕容恪强撑着病躯,握着皇帝的手说:“吴王慕容垂的本事十倍于我,陛下你若能信任他,我大燕就有希望了。”
鲜卑慕容的一代人杰慕容恪撒手人寰之后,慕容到底没有听从四叔的意见,一直排挤战功赫赫的吴王慕容垂,最后导致慕容垂逃出前燕,投奔了前秦。慕容垂出走后,前燕很快被苻坚的前秦所灭。
前言/序言
以史为鉴,可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可以把握中国社会治乱兴替的内在规律,可以洞悉修齐治平的永恒智慧。然而,让人们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历史,掌握中国历史中所蕴含的深层次的东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上下五千年之中,人物多,事件多,神话与传说并存,正史与野史交错,头绪繁多,内容庞杂,如果未经梳理就杂乱无章地堆积在一起,那么往往会使读者一头雾水。除了典籍史料所承载的历史之外,文物、遗址、古迹、艺术作品等,也同样反映着历史的真实性。如何把这些东西有机地组织在一起,让读者能够清晰明白地去了解历史,感受历史的真实性,无疑成为编辑出版“图说中国史”系列的缘起。
“图说中国史”系列按照不同的历史分期,通过新的体例、模式来整合讲述中国历史,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对外交往、文化艺术、思想、科技、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以时间为经,以人物和事件为纬,经纬交织,全面反映每一朝代治乱兴衰的全过程。每一个故事都蕴含了或高亢激昂或哀婉悲痛的场景,让人们重温那一段历史,不断唤起内心尘封已久的记忆,与中国历史再次进行亲密接触,深入地寻绎历史中所蕴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随机穿插的知识花絮、专题和附录,有机而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知识信息更为密集,从而营造出一种全息的历史镜像。我们力求用白描的方式展现中国历史的真实,把厚重的历史变得简明,让历史中的智慧能够有助于读者今天的生活。
正如2019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的贺信中曾提到的――“历史是一面镜子,鉴古知今,学史明智。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的一个优良传统??”从夏商周开始,到清王朝的灭亡,数千年的煌煌历史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它真实地记录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奋斗过程,记录了光辉璀璨的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在中国人民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今天,我们需要更加系统地了解中国历史、学习中华文化,以传承民族文化、启迪未来行程,才能够更好地认识过去、把握当下、面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