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是季节类节气,表示自此进入了冬季。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其气候也由秋季少雨干燥渐渐向阴雨寒冻的冬季气候转变。立冬后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正午太阳高度继续降低。冬季普通盛行东北风和北风,气温逐渐下降,由于地表贮存的热量还有一定的能量,所以一般初冬时期还不是很冷。
孟冬(立冬至小雪)期间,在晴朗无风之时,常会出现风和日丽、温暖舒适的“小阳春”天气,在民间有“十月小阳春”一说。在南方部分地区初冬(孟冬)这时期一般不会很冷,但随着时间推移,冷空气频繁南下,气温逐渐下降。北方地区,在进入冬季前至春季这段时间都很寒冷,冬季几个节气的气候变化不明显,下雪是北方冬季的主要特征。
《这就是二十四节气·立冬》正文
奶奶说,“乡下的冬天比城里冷。”秋天收完棉花后,她就在准备为牙牙做一套新棉衣。奶奶告诉牙牙,“新棉花做出来的棉衣最保暖,穿在身上,一点儿冷风都吹不进来。”牙牙听了好高兴,眼看这棉衣要做好,她更想让冬天快点来了。
天气越来越冷了,树上的叶子全落光了。四野里很难再见到小动物的身影,他们已经开始冬眠了吗?爸爸说,“有些动物要睡上一整个冬天,比如蛇和青蛙,他们都是变温动物,冬眠是他们过冬的法宝。”牙牙想,“冬天的时候,人们大部分的时间都待在屋子里,这算不算冬眠呢?”
立冬,时间点在11月7日至8日之间。立冬表示冬季从此开始,冬是终了的意思,有农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含意。冬天要来了,秋天里成熟的农作物已全部收晒完毕,入库收藏。许多动物藏起来准备冬眠,人类虽然没有冬眠之说,却有在立冬这天进行补的习俗,俗称补冬。据说可以增强体质,以适应冬天的气候变化。
立冬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显著减少。降水的形式开始多样化,有雨、雪、雨夹雪、冰粒等。随着冷空气的加强,气温下降的趋势加快,时有温度回升的现象,大气中积累的污染物较多,容易形成浓雾或雾霾。立冬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天冷了,北方的土地开始封冻,变得硬邦邦的,水面也结上了一层薄冰。而南方正是秋收冬种的好时节,人们抓紧时机抢种冬小麦。冬天温度降低,食物匮乏,有些动物有冬眠的习惯。蛇和青蛙是变温动物,他们的体温会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冬天时,体温会很快下降到不能进行活动的状态。有些恒温动物也会冬眠,比如刺猬。由于在冬天很难找到足够的食物维持体温,所以,一到冬天他们就缩进洞里,卷着身子,不吃也不动,而且几乎不怎么呼吸,把身体的能量消耗降到最低。考考你,除了这些动物以外,你还知道哪些动物会冬眠吗?
兰花与梅花,竹子、菊花,并称四君子。兰花喜阴,多生在山谷,叶片修长秀美,花色素养香及清幽,因此,常被看作是谦谦君子的象征。兰花有很多品种,冬寒兰在立冬前后开放。它在低温时香味更佳,而且有越冷越香的说法。兰花,还是很多美好事物的象征,比如古时候把好的文章称为兰章,把情深意厚的好友称为兰友,或兰谊。
冬天来了,家家户户都在为过冬做准备。人们在屋子里生起火炉,拿出早早做好的新棉衣。新棉衣厚厚的,软软的,穿在身上暖和极了!牛马羊狗身上的毛也变厚了,好能抵挡冬季的寒冷。牛和马不再外出劳动,家里已经准备好干草供他们食用。牛圈马圈围上了厚厚的草围栏,羊圈的大门也被密封好,狗窝鸡窝都要盖上些旧棉絮来抵挡寒风。
冬天,很多果树进入休眠期。果农趁机给果树理发,对树枝进行整形修剪。剪掉一些枯枝、老枝、病虫枝以及密集的树枝,这样可以使果树充分利用空间获得更好的通风和光照,合理分配养分,减轻病虫危害,结出更多更好的果子。不同果树的修剪方法也大不相同,要根据树的结构和年龄进行修剪。描写立冬的诗句有,明代王稚登的立冬,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
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开始。冬是终了的意思,有农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含意,中国又把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